158年四代传承南浔箍桶匠用木板坚守技艺

发布时间:2023-12-12 11:12:23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陆志鹏

  “嗤嗤……嗤嗤……”近日,在南浔区菱湖镇下昂村,老师傅顾水宝正在给一个木桶进行打磨。从15岁到71岁,满身的木屑花随着时间陪伴顾水宝56年的时光。漫长的岁月,时间的沉淀,日升月落,顾水宝一直做着看似要被淘汰的事情。他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

  木桶作为一种容器,在中国使用的历史已达千年之久。起初,木桶只是盛水舀水的容器,发展到后来用来洗澡、洗脚,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于是出现了一种职业,就是箍桶匠。

  顾水宝从15岁开始,便和同是箍桶匠的父亲学习箍桶技术,耳濡目染加上实践操作,他很快熟练掌握了包括木料和毛竹及金属材质的选择、用料计算、各种木质成品的制作及维修、木工工具的保养及维修在内的各项箍桶技能。

  由于做木桶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再加上木桶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漏水等问题需要处理,因此当时只有技术比较好的木匠才能做箍桶匠。158年,从顾水宝的太公开始,传承的意义便是延续,更是超越。从学徒工的初上手,再到可以独当一面,顾水宝付出了很多。

  他凭借着多年的手艺,熟练地锯、凿、刨、削,再把一片片大小形同的木片“箍”成桶,这个过程没有什么精密的计算公式,凭借的就是多年老练的手法与日积月累的经验。

  说起箍桶的黄金时代,顾水宝有说不完的话。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都离不开箍桶手艺人,特别是女儿出嫁时必备的嫁妆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木桶。如存放糖果点心用的托盘、洗脚用的脚盆、打水用的吊桶、洗衣用的捣衣盆、储存粮食用的米桶……木桶里,流淌着一生的祝福。

  然而,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笨重的木桶逐渐被人们用塑料桶或不锈钢桶取代,箍桶匠这个职业也逐渐减少。

  即便如此,顾水宝现在依然陶醉在锯木、打磨、拼合、打箍、刨边,日复一日。“现在做箍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他说,今后他愿意在各项文化活动上进行现场展示,尽力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到箍桶技艺。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