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文化遗产应该有什么样的面貌?近日,北京居庸关长城上“竹乡灯火照亮长城——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特别展”启动。来自竹乡浙江安吉的灯火照亮了长城,借助多媒体手段和实物,流传至今的安吉非遗文化再次淋漓展现,吸引了夜游长城的游客驻足观看。“秦时明月汉时关”再加上非遗活态展示,在这样一种时空交错的体验中,文化遗产传承彰显了独有的魅力。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化遗产,一端映照着历史,一端关联着当下和未来。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活起来”“火起来”,才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首先要从史态转成活态。文化遗产是过去生活的文化样态,不论是宏大的遗产景观,还是具象的非遗技艺,这些文化遗产需要融入当下生活、融合时尚元素才能变成活态,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活态可以小到一个场景,让人惊叹千年传统技艺的传承,例如安吉竹灯照亮长城这类非遗活态展示;活态也可以大到一座古城,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例如在山西平遥“活着的古城”里触摸历史,在西安城墙上观赏剪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听婉转的胡琴声和高亢的秦腔;还有技术赋能的活态,如不少博物馆里用科技新突破讲述古老故事,此类例证不胜枚举。
让文化遗产“火起来”,就要从原生态转化成业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经成为全民共识,各级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舍得投入,但不能只靠“砸钱”搞“硬投入”。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更需要把原生态的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形态,从更灵活多元的市场思维出发,通过政策引导的“软扶植”,大力发展“文化遗产+”这个产业,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会展”“非遗+直播”“非遗+研学”等多种形式,强化民众的参与感,重视文化的体验感,做好配套的文旅服务,让文化遗产能够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段时间,各地文化盛宴精彩“开席”,缤纷多样的文化遗产集市“人从众”。除了旅游、会展集市等,影视产业也是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方式。各地方、各平台,叫好又叫座的文博类节目不断涌现,《中国考古大会》《万里走单骑》《行走大运河》《何以中国》等节目创新表达,让专家学者走到台前,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带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只有把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中,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才会真正地活起来、火起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能焕发新的光彩;当保护与传承朝着“人人皆想参与、人人皆可参与”的方向前行,文化遗产就能在“活起来”“火起来”中“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