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舟山

坚守+创新,让非遗“活”得更好

发布时间:2023-10-10 09:50:53 来源: 舟山日报 记者 李伊娜

  8月底,一艘由国家级非遗项目“舟山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定制打造的舟山“绿眉毛”海船在浙江省非遗馆一楼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踏上这艘构造精妙的仿古木船,感受舟山传统海洋文化。

  主导建造该船的岑氏木船第四代掌门人、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岑国和表示,整个建造过程他都严格把关,力争完整还原传统“绿眉毛”海船的47道制作工艺。在他看来,祖宗留下来的老手艺必须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普陀船模”省级非遗工坊让孩子们拼船模

  “舟山锣鼓”入选杭州亚运会暖场节目资源库,“敲响”亚运舞台;《潮涌东海共庆亚运》的舟山渔民画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精彩亮相;这条“绿眉毛”海船又“开”进了杭州亚运会……一项项精彩的非遗展示无一不在讲述舟山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推动舟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所在。舟山也不例外,这里灿烂丰富的非遗资源和海洋文化所代表的底蕴、情怀、坚守,是支撑海岛发展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非遗赖以生存的条件也发生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挖掘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探索和时代融合的新路径,让非遗传承触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和人群。如今在舟山,有关非遗传承保护的各类活化利用正如火如荼进行,有的甚至已经“出圈”,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

  坚守初心,用生产性保护传承非遗技艺

  舟山,舟如山。《昌国州图志》说:“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聚之,故名舟山。”千百年来,舟山人以海为生,谋取“渔盐”之利,因而渔船也天然地成为舟山海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标识。

  提起造船,尤其是舟山木帆船,岑氏家族颇有声望。从创始人岑明赐1900年创建造船小作坊开始,岑氏木船就有了名号。1915年第二代传人岑阿友接班建造中型木帆渔船。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钢质船的普及,木帆渔船逐渐退出作业舞台。第四代传人岑国和一直坚守传统的木船制造技艺,逐渐走上打造制作传统仿古木船的道路。

  “钢质渔船普及后,一家家木船作坊倒闭了,那真是我们的至暗时刻。”岑国和说,虽然处境艰难,但他不想让“绿眉毛”“背舢船”“丁松头”“倒八字头”等珍贵的传统木帆船制作手艺断掉,便咬牙坚持,等待转机到来。

  终于,这个转机来了。

  1998年,德国航海家托马斯找到了岑国和,想造一艘属于自己的欧洲古代木帆船。之前,托马斯已走遍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岑氏木船的制作技艺。

  三年后,这艘木帆船终于打造完工。托马斯驾驶着它,从沈家门出发,辗转马来西亚、泰国,最终抵达家乡德国。回国后的托马斯将这艘船的资料放到网上,岑氏木船的名号被更多人知道,不少外国客商陆续找上门来。

  2002年,为弘扬舟山海洋文化,舟山相关部门找到岑国和,要求打造一艘仿宋代的“绿眉毛”号古帆船。2005年,这艘船追寻前人航迹,北起青岛,南下广州,行程4430海里,展现中华文明曾经在探索海洋上努力的方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自那时起,岑国和相继打造了亮相世博会的“不肯去观音号”、传递奥运火炬的“安福舻号”和运河“漕舫船”、成为中国航海博物馆珍藏品的“仿明福船”等。

  每复原一艘古船,岑国和都要先查阅大量史料,总结这些年古船复建的经验,岑国和认为“关键要做到复古如旧,根据书籍史料的记载仔细推敲,在外观上力求一致。大到所用木料,小到一盏灯笼,都要经过研究,不能凭空想象,否则就会失去古船的韵味”。

  精益求精、坚守初心是岑国和作为老手艺人的执着追求。这些年,岑国和在发展木船仿古制作的同时,还招收青年学徒,传承木船技艺,又开放作坊接受参观,积极传播这项国家级非遗。

  选取元素,用创造性转化延续非遗魅力

  下了朱家尖大桥,沿着海边的小路往前开,“普陀船模”省级非遗工坊就藏在几幢不起眼的小厂房内。它的主人是岑武国——岑国和的弟弟,也是岑氏木船第四代传承人。

  岑武国说,他至今都记得德国人托马斯看到那艘欧洲仿古木帆船后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那赞许在他心里折射出一缕光,一直亮到现在。他一直在思考,作为工具,木质船的能力值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工作强度,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爱它,寻找它?是想通过它看到什么?是时代与生活走来的样子,是大海的变迁,还是这其中凝练出来的制造与自然,理念与技巧的智慧?

  旧时,渔民打造渔船都要先制作船模作为船样,以观其外形,又测其浮力、风帆、性能,于是船模制作应时而生。

  岑武国说,这种船模除了展览,适用性很小了,但其中蕴含的观察、计算、打磨、拼搭等思维习惯和技巧却有着无限生命力,依靠这些发展衍生品倒是一条新的发展路子——体验传统木帆船的模型制作成为岑武国想到的出路之一。

  参观者们只要按照图纸制作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就可以成功还原出一艘缩小版的古帆船。

  来自沈家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芦姿而在体验过一次船模拼装后说,这种“DIY”船模拼装简单易学,还成就感十足。“重要的是置身非遗工坊做船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名小工匠,仪式感满满。”

  针对不同人群,工坊还推出了难度不一的体验项目。除了相对简单的船模拼装,这里还有短期培训,让参与者自己动手切割、打磨零件,兴趣更浓的还能置身实船建造工作,感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老手艺。

  岑武国好比一位寻求非遗活化利用的“探索者”,让更多的人通过手工制作、实地体验感受舟山传统木船制造技艺这一非遗的存在。未来,他还想打造以中华木帆船为主题的“体验+传承”式非遗技艺旅游项目,让“普陀船模”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处处长邵思明说,在舟山不仅有岑武国这样的非遗传承人主导的非遗工坊,还有很多非遗爱好者创建的非遗手工作坊,它们在活化非遗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坐落在马岙的“居山小院”就是这样一座好去处。这里最大的特色是将非遗带入普通人的生活,推出改良款手工制作让大家近距离领略非遗传统的魅力。比如“螺钿镶嵌”体验,就是运用这一非遗技艺中的“点螺”元素,将小如米粒、细若秋毫的裸片一点点粘在胸针、簪子、发夹等底座上,制作出流光溢彩的成品。

  居山小院的店主青瑾坦言,让大家体验传统的螺钿镶嵌不太现实,一来技艺太过复杂,二来成本过高。所以她选取了其中的点螺元素,将其运用到制作简单饰品上,吸引受众前来体验。

居山小院用“点螺”元素创作饰品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她的小店自五一试营业以来一直有人光顾。尤其暑期来临后,每天都能来三四十位体验者。

  创新思维,用“互联网+”集结年轻力量

  在时间面前,所有事物都逃不过被“碾压”的命运,非遗亦如此。因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非遗传承保护接下来要走的路。如果说老一辈的岑国和、岑武国做得更多的是坚守,那年轻一辈的非遗传承人想得更多的便是出新招、走新路。

  定海布袋木偶戏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侯夏玲心里的主角——布袋木偶戏也因时代变迁而黯然失色。从小看戏听戏的她觉得有责任掸去蒙在布袋木偶戏这一省级非遗身上的“灰”,让它重见光芒。

  2021年,侯夏玲在抖音上看到很多有关京剧、越剧、黄梅戏等非遗内容的直播,其中福建木偶戏让她念念不忘。

  “都是木偶戏,为啥人家就能搞得风生水起?”那时她便萌生了依托抖音发布视频、同步直播舟山布袋木偶戏的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一段融合了海岛人民高亢感情的唱腔终于在抖音“出圈”,浏览量超过400万。

  从此,一个人,一部手机,一个绝活,侯夏玲用另一种坚守让“小木偶”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她的粉丝也从一开始的几百人变成一年前的两万人,再到如今的四万多人。

  其实,在抖音上像侯夏玲这样年轻的非遗传承者有很多,一向追求新潮的年轻人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被各类非遗圈粉。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有100多位30岁以下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还有1000多位00后在抖音弘扬非遗文化。

  为什么年轻人会被非遗吸引?或许是因为当代年轻人更注重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而这些古老艺术和文化所代表的底蕴、情怀、坚守暗合了他们对于“与众不同”和“我有一颗有趣灵魂”的诉求。

  不久前,越剧之家视频号发出的舟山男孩贝子越紧急救场一开嗓惊艳全场的视频,几个小时点播量就有了近300万,各大平台的官微也都在转发。12岁的贝子越小小年纪就能游刃有余地演绎越剧,正是源于他对越剧发自内心的喜爱。

  非遗是当代人与先人沟通的纽带和记忆载体,它吸引年轻人的程度或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侯夏玲所说,在她的直播间,就有常来捧场的“粉丝”,还有很多想跟她学戏的年轻人。

  放在以前,谁能想到非遗居然会被一群年轻人“盘活”呢?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现在,侯夏玲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了,站在她那一人高的红色戏台前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元了。

  “很多小孩子都爱看我改编的木偶戏,他们既喜欢那些形态各异的木偶角色,也沉醉于我讲述的精彩故事。”侯夏玲说,除了依托网络力量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她还坚持创作木偶戏现代作品,迎合当下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喜好。

  让非遗在更年轻的人心中发芽是做好传承的重要一环。当下的舟山,开展了10多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也越来越成熟,岑国和、岑武国、侯夏玲都被邀请去学校给孩子讲古船文化、说布袋木偶,非遗正一步步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定海的小学里,孩子们正打着船拳,那整齐划一、气势十足的招式流露出传统武术的动感;岱山的校园里,舞龙、打莲湘、马灯等10多项非遗项目也走进课堂教学,与孩子们有了亲密接触。

  相信不远的未来,舟山非遗会以更加青春灵动的身影,成为文明绵延传承的见证,一步步滋养人们的日常生活。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