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端午时节话“五黄”

发布时间:2023-06-15 14:49:00 来源: 绍兴日报 作者 茅天尧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门前悬艾叶、插菖蒲,贴对联、做烟堆,为的是驱除虫豸,洁净环境,避邪祈求平安。吃“五黄”则是端午节中的重头戏,端午吃“五黄”的饮食习俗至今仍影响着绍兴人的生活。

  周作人在《知堂谈吃》中写道:“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五黄”即为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和黄梅。其中雄黄,为家家所必备,传说此俗与白娘子与许仙故事有关,俗谓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和尚则视白娘子为妖孽邪端,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白娘子重夫妻之情,勉强饮下,果显原形。因而民间有雄黄可避邪之说,也有在端午看《白蛇传》之习。

  端午吃“五黄”虽说是传统之习,由来已久,其实也包含着许多因故。雄黄酒不但会喝酒的要喝,不会喝酒者也要尝一口,而且还需在地上浇一些,以祛恶避邪。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天气转热,蛇虫污秽开始复活,吃“五黄”其实最重要的是提醒人们要注重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了。同时黄瓜、黄鱼、黄鳝、黄梅则在这一阶段最为鲜美。

  黄瓜在民间称之为第一瓜果,四季转换,在众多的瓜果中,黄瓜先于其他瓜果上市,在五月中旬可以尝新,也正好与端午节相对应,因而成了端午中必吃之物,当作闲食或水果食用,节俭一点的当作菜肴,冷拌或加油酱炒煮。黄鳝的得令期也恰巧在这一时期,此时黄鳝经冬季的蓄养,春天的复苏,加之地气转暖,食料丰富,黄鳝格外地体壮肥美,端午前后成了最佳的食用时光,有道是“端午黄鳝赛人参”。黄鳝的吃法则是无所不宜了,可冷可热,炸、溜、爆、炒、炖、烩、焖、蒸,难尽其法!还能做出菜式各异,色香味形俱全的“全鳝席”,其菜品有100余款之多。端午节那天吃的,在民间是黄鳝经水焯后划成鳝丝,配以蒲子丝等料,以“猪油爆、菜油炒、麻油浇、红酱调、胡椒撒”的“炒鳝丝”,鲜香柔嫩,很有风味。黄鱼由于生长的习性,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秋冬又回深海区,故黄鱼被用作端午节前后的时令美食之一。因此端午吃黄鱼也是顺理成章,应时应景。民间对黄鱼的习惯吃法是将黄鱼用油煎之,加绍酒、酱油等烧煮,鱼皮喷香,肉质活络,卤汁醇厚,正宗的家常烧法。黄梅是成熟的青梅,为绍兴的特产,宋《嘉泰会稽志》载:“梅名木冉,杏类也。越州昌源梅最盛,实大而美。项里、容山、直步、石龟多出古梅”。端午吃黄梅应时又应节,还能讨上一个黄字的彩头。

  此外,在端午的午餐菜肴中,家家必有一碗苋菜炒咸菜,一碗荷包蛋。相传,端午吃苋菜可避痧气,吃了荷包蛋(也叫荷叶蛋)就不怕冷雨淋,在绍兴的新昌还有吃汤包(馄饨)之习。“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吃粽子也作为端午的一个重要食俗,至今在民间十分活跃,其记载较早见于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在端午还有炒豆的习惯,豆有“实焖豆”和“爆开豆”两种,炒好的“实焖豆”拌上雄黄汁就叫“雄黄豆”了;炒“爆开豆”较花精力,在炒的前几天就要将豆盛入竹篮,每天用清水将豆浸一下,然后挂起沥干,一日数次,民间叫潮潮豆,数日之后方可。炒豆时十分热闹,因豆内含有水份,随着温度的升高,豆内的水份形成汽化,膨胀而爆裂,因而炒时随着豆的成熟会发出“卟、卟、卟”的爆裂声,炒好的豆很松脆,很可口,是大人不错的下酒菜,小孩喜爱的闲食。

  “五黄”,是应时之物,极具营养。吃的是美味,要的是健康,为的是养生,图的是吉利。五月时值仲夏,天气燥热,人易生病,需要给身体增加营养,以平安度夏。“五黄”食物皆有黄亮的色泽。据研究,黄色食物营养价值是最高的,以黄为贵,是我国传统文化在饮食上的体现,“色尚黄,用五数”。“赤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是我国传统医学对食物色泽与养生关系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如脾气一虚,就会带来胃口不好、口淡无味,身体的横纹肌到内脏器官的平滑肌都会无力,出现疲劳的症状,因而在中医里也有“脾主肌肉”之说。为健康度夏就需多吃黄色食物。端午节吃“五黄”正是为满足这一需要。

  在精神层面上,黄色在绍兴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庄重的,能驱邪镇恶,端午这一天民间称为毒日、恶日,吃了“五黄”便顺应了百姓保平安的心理需求。由此来看,端午吃“五黄”既适应了天时、地理、人和的关系,也反映了传统养生理念在人们饮食生活中的笃信与传承。

  端午吃“五黄”是古城绍兴人千百年来生活的积淀而成的食俗,它承载着历史、人文、风情,有乡愁的绻缱,文化的深度,烟火的延续,是最为浓郁和鲜活的城市标签。体现历代人民纯朴的生活情趣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可从食俗中吸取精华,古为今用。

  注:雄黄酒,现今已不喝了,改喝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等。因为雄黄虽有抗菌、镇痛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2S2),具有一定的毒性,大量长期食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