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是浙江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在这片红色热土上,23年艰苦卓绝的浙西南革命斗争,为丽水留下了大笔的红色遗产和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处州儿女坚定信念、大步前行。“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指引着处州儿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探索出一条红绿融合发展的共富新路径。
丽水解放前,黄埔军校毕业的郑智诰回到老家,当上了家乡的“保长”,并以此身份为掩护开始地下工作。1947年,郑智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村民为前线的战士赶制军装、军鞋。后因叛徒出卖,郑智诰牺牲在老竹畲族镇桥头的大樟树下。
解放前,我的爷爷郑智诰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公益,参加革命事业;如今,我从上海经商到回乡创业,接过爷爷未竟的红色事业,带领村民奔向共同富裕。对我来说,这既是传承了爷爷的志愿,也是一份不变的初心使命。
从无到有,修建革命纪念馆
2013年,新陶村换届选举时,大家想到了一直在外经商的我,当时新陶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空壳村”,村集体还欠着几十万元的外债。我在上海和杭州经营着几家大型超市和宾馆,生意打理得不错,但面对乡亲们的期盼,还是毅然决定回乡参选新陶村党总支书记,并成功当选。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愿意放下蒸蒸日上的事业,回来当一个偏远乡村的党总支书记。我们村是莲都区最早成立党组织的红色根据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我从小就是听着郑和斋和爷爷郑智诰的故事长大,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当有能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时,我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我当选村书记后,瞄准了村里的红色资源,准备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并提出“红色文化兴村、绿色发展强村”的发展思路。新陶村是莲都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有红军在丽水走过的第一条古道,让我萌生了建南乡革命纪念馆的想法。
当时很多人觉得我信口开河,因为资金缺口大,是村一级自建革命纪念馆的最大障碍。我和村两委干部跑部门、问企业、访农户,最后还是在村两委自身“开了刀”,我带头垫资30多万元,村两委干部每人垫资10万元,就这样开始修建了纪念馆。
在莲都区党史部门的帮助下,我又带着专家,挨家挨户走访老人,抢救性地挖掘了郑和斋、郑智诰等多名先烈的革命故事,整理出新陶村的革命村史,进行展陈布置,提升南乡革命纪念馆内涵。
2016年纪念馆提前建成对外开放,吸引了各地党员来此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村里游客多了,但缺少个吃饭的地方,于是我又和村两委一起,将闲置的学校改造成食堂,并取名为“南乡食堂”。
如今,新陶村成为丽水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每天都有近百人前来学习参观,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新增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成为人才和资金“上山下乡”后,“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进而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红绿融合,走出“共富”新篇章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是一个村庄发展的前提。在修建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我组织村民架桥修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环境,慢慢地,原本破败落后的新屋村,呈现出景美人和的新气象。
在上海的朋友们听说我在老家创业如火如荼,纷纷前来参观。其中一个旅游公司的负责人,一来到村口便被村子的景观吸引了,于是一辆辆来自上海的大巴源源不断地驶进村里,也因此带动了一批民宿农家乐的发展。
随着乡村发展不断深入,我和村两委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和资源发展村子是远远不够的,2018年以来,我们积极接洽各方投资商。2018年,新陶村先后与丽水华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隐墅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1.2亿元。
当年10月,丽水华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新陶村开发的红色营地项目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个项目不仅和新陶村发展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相契合,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25万元的收入。
在新陶村,有很多保留完整、以土木结构建筑为主的老宅,如今都成了村庄发展的“新引擎”。2018年8月,隐墅公司对新陶村石门源自然村进行整村创意化改造,打造16栋生活美学民宿。如今,其中1栋民宿已经开放营业,深受游客喜爱。
我们开发项目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以村民们的利益为根本,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于很多村民外出,村里有很多闲置的土地,于是我们和茶叶种植户签约,流转了近700亩闲置土地种植茶叶,村民以每年800元一亩的价格出租土地,村集体每年也可以获得3万元的收入。
近几年来,新陶村集体还种植处州白莲70多亩、水果采摘园100多亩、农业观光园200多亩,与兄弟村一起成立了茶叶产业和白莲产业党建联盟。随着红色营地、莲文化、写生主题特色民宿村、山地越野车拓展、生态茶园采摘、种植亲子互动游玩等项目陆续开花结果,我们新陶村“红绿”融合的共富路正越走越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