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斑马线"早已成为宁波人的文明习惯

发布时间:2021-12-03 09:41:15 来源: 宁波晚报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12月1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了解到,近年来宁波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但车辆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的违法数量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礼让斑马线早已成为宁波车主的文明习惯。

  文明礼让斑马线,已经走过11年

  12月1日中午,鄞州中山东路兰亭路口,每每有行人等在斑马线两旁,行驶中的车辆都会不约而同地在斑马线前停下礼让。这样的画面,在宁波随处可见,这是宁波人引以为傲的文明习惯。

  “2010年3月10日,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市公安交警部门的推动下,宁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礼让斑马线行动,3000多辆公交车、2000多辆出租车、市级机关公务车和机关干部自备车率先承诺礼让,也就是从那时起,文明礼让斑马线就在宁波扎根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是国内率先启动礼让斑马线行动的城市之一。2012年,交警部门又推出了“守线”行动,不断强化市民“文明礼让”的意识,并推出礼让手势,市民通过斑马线时可交替使用“立掌式”和“拇指式”来提醒过往车辆,确保自身平安。

  到了2016年,交警部门进一步扩大礼让斑马线的覆盖面,并用科技“武装”斑马线,“倒逼”私家车文明礼让——宁波首批样板斑马线诞生,涉及11个主干道23个路口,并逐一安装电子警察设备,车辆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为正式被纳入处罚。根据相关法规,未让行者一律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此外,交警还组织交通文明志愿者上路协管,引导行人安全有序过马路。

  不礼让行为的查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截至目前,宁波城区已经有221条斑马线前装了电子警察设备,用于抓拍未按规定让行的交通违法行为,车辆停止线处都已喷上了“车让人”的提示语,提醒车辆驾驶人注意减速让行。

  “近些年,宁波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目前已突破了300万辆,路面的电子警察也越来越完备,但梳理历年查处的斑马线前不礼让违法数据可以发现,不礼让的违法数量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交警局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2020年与2018年相比,违法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驾驶员礼让率不断提升。

  “我们对未礼让斑马线行为进行了样本分析。以今年11月为例,全市未礼让行为出现的集中时间段在早高峰7时到9时和晚高峰17时到19时。”该负责人表示,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早晚高峰是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出行频繁的时间段,通过斑马线的行人较多,部分驾驶员着急赶时间、觉得等待行人耗时,导致该时间段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为高发。

  今年10月,为持续提升交通安全文明,全力助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交警部门对“文明礼让斑马线”进行了升级,发布了四种情形的最新礼让方式,对礼让行为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倡导。此外,由宁波交警首创的“前方注意老人”交通标志牌也树立在了鄞州雅戈尔老年乐园等多个养老院附近的斑马线旁,更体现了斑马线前的温度。

  让“礼让”行为延伸到所有交通参与者

  交警部门表示,在日常的交通生活中,“礼让”也不仅仅局限于斑马线前的车让人,还体现在机动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与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相互依法礼让。

  礼让,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45度让路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1月9日的晚高峰,象山港路与天安路信号灯路口,一辆闪灯鸣笛的救护车急速驶来,所有车道上都是排队等红灯的车辆。救护车选择驶入等候车辆较少的最右侧车道,想要快速前行。救护车前方是两辆白色轿车,当这两车的驾驶员发现救护车后,第一时间选择了礼让:其中一车的车头往右转45度,朝着右转专用道借道前行;紧接着另一辆车笔直往前开了一小段路,越过了停止线,为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让其顺利通过路口。这一幕,不仅体现出礼让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还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了礼让的温馨与力量。

  礼让,体现了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是城市交通文明的直观再现。当一方主动让时,被礼让者一个微笑点头或是一个向上竖起的大拇指,也会给彼此带来温暖好心情。当交通参与者都能自律、礼让,交通事故、纠纷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下降。

  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宁波的一张金名片,在未来,交警部门也将在继续推进斑马线礼让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礼让倡导行动,让“礼让”行为延伸到所有交通参与者,全力打造“安全、顺畅、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