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长眠91年后,宁波籍烈士终与家人“团圆”

发布时间:2021-04-12 10:27:12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珍珍 戚祥浩 林如珏

  4月10日上午,温州市翠微山烈士陵园,青松翠柏掩映之下,一排排烈士墓碑庄严肃穆。“大伯,终于找到您了!”一遍遍轻抚陈文杰烈士墓碑,61岁的柴连英泪如雨下。她小心翼翼地把家族合照放在墓碑边上,这是一家人穿越时空相隔91年的“团圆”。

柴连英在陈文杰烈士墓碑前祭扫。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戚祥浩摄

  柴连英是陈文杰烈士的侄女,从小听着“英雄大伯”的故事长大。她随身携带的烈士证明书显示,1930年5月陈文杰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牺牲,年仅27岁。

  浙江英烈网上的文字记载,还原了这位英雄的传奇故事。陈文杰原名柴水香,浙江宁波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担任政治部主任期间,行军途中经常把草鞋送给战士,自己赤着脚,在山路上行走,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赤脚大仙”。1930年,因叛徒出卖,陈文杰被捕。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强不屈,英勇就义于温州松台山刑场。

  “大伯兄弟姐妹共6人,他是家中的长子,排行老二,我父亲排行第五。”柴连英哽咽着说,大伯牺牲后,为躲避敌人,全家人都逃到了上海,“找到大伯,是奶奶和父亲的遗愿”。

柴连英向记者展示大伯的烈士证明书。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戚祥浩摄

  91年来,三代人曾苦寻烈士长眠地。柴连英说,解放后,父辈们曾专门到温州找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与哥哥辗转去过永嘉等地。但因信息缺失等原因,一直找寻无果。

  为烈士寻找亲人,也是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戴欢苗一直以来的心愿。“我们陵园长眠着193名烈士,但不到百名烈士信息中记载有亲属前来祭扫。”戴欢苗说,他们曾专门同宁波相关部门打听,但都没想到陈文杰烈士后代早已经搬离宁波。今年清明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各地征集为烈士寻亲名单,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上报了陈文杰等烈士信息。

  因心中常挂念此事,4月9日,在手机上看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的“帮100位烈士寻亲”链接时,柴连英马上打开。下翻网页,看到第二个头像,她整个人不禁激动起来——那是酷似父亲长相的一张照片。仔细一看信息,基本都对上了。当天,柴连英立即与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取得联系,买了次日最早一班高铁赶到温州。

  “国家强大了,没有忘记你们这些英烈。”祭扫结束后,柴连英跪在大伯的墓碑前,久久不肯起来,她说,心里还有很多话想跟大伯说。

标签:编辑:陶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