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浙江推出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标准

发布时间:2019-03-23 17:03:5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双伶 通讯员 陈晓雷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王正 摄

  成功举办大型赛会,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近年我省各地承办的大型赛会日益增多,志愿服务成为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G20杭州峰会志愿者“小青荷”、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者“小梧桐”、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志愿者“德德”“清清”,无一不给中外访客留下深刻印象。

  经一年多的修改完善,我省《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规范》于3月22日正式实行。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省级地方标准。这一标准是如何诞生的?又将带来何种影响?

  

  破解难点,志愿岗位有了标准

  “志愿服务岗位的需求确认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中最大的难点。”作为规范的起草人之一,从事志愿服务工作18年的杭州师范大学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主任王倩告诉记者。

  王倩曾参与过大型文艺演出的志愿服务工作。“就演出筹备不同阶段的志愿者数量及任务和工作组沟通十几次是常态。”王倩介绍,比如导演组会提出让志愿者协助管理服装道具等各类要求,而她则需要根据要求寻找具有相应能力的志愿者。“要让志愿者能力与岗位需求精确匹配,首先要对岗位职能进行清晰界定。”王倩说。

  为此,规范包括了总则及注册制证、抵离迎送、礼宾接待、赛会现场、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媒体宣传、交通出行、安全保卫、后勤保障10部分志愿服务内容。其中,总则划定了志愿者服务管理部门工作内容、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及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等,其他10章则从前期准备、中期服务、后期收尾及特殊情况处置等各环节出发,规范了各个志愿服务岗位的职责与服务要求。

  “规范的出台,为多方带来便利。”负责统筹全省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团省委青少年社会参与和权益维护部部长陈掌军介绍,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涉及志愿者、志愿者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三个主体。对志愿者来说,规范是提升自我素质的指南;对志愿者管理部门来说,规范提供了筛选标准与管理指导;对用人单位来说,可根据规范决定需要的志愿者数量并拟定工作计划。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洲 摄

  集思广益,总结升华浙江经验

  “规范的起草过程,凝聚了各方智慧。”参与规范标准化工作的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干部陈双斌告诉记者。2017年8月,市场监管局收到了由共青团浙江省委、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志愿者协会、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共同起草的规范草案,随后召开专家评审会,并通过全省11个地市共青团组织向社会征集意见。八易其稿后,规范最终成型。

  起草过程中,起草人员吸纳了包括志愿者、高校、相关政府部门、各级共青团组织、民间组织、体育和文艺活动执行公司以及标准化专家等在内的多方意见,并总结国内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收集相关志愿服务工作成果、标准及志愿服务岗位设置要求等,经多次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完成起草工作。

  一番集思广益,酝酿出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浙江经验”。王倩介绍:“比如在总则中,我们将掌握礼仪知识列为志愿者的基本技能要求,把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吃住行信息作为基本知识要求。因为志愿者是向世界展示浙江形象的窗口,这些都直接来自于乌镇峰会和G20杭州峰会的志愿服务经验。”

  引领全国,打造软实力金名片

  “我们虽然每年也服务一些会议和体育赛事,但2017年接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志愿服务任务时还是比较忐忑,毕竟要求比以前要高得多。经过杭州团市委介绍,我们两次邀请王老师来厦门培训,她帮助我们掌握了志愿者选拔、培训、管理的全流程。”时任厦门团市委宣传部部长赵秋喜说。时隔两年,近期福州将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当年在厦门参加过培训的福建省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陈李聪又邀请王倩赴福州担任培训导师。

  实际上,大型赛会已成为提升我省软实力的一张“金名片”,其中优质的志愿服务功不可没。G20峰会之后,团中央在杭州设立中国青年志愿者赛会服务研究培训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团队来杭州取经。2017至2018年,共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等地近千名志愿者管理人员来杭州考察学习。“规范推动了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的规划化、通用化和系统化。向全国提供浙江经验,成为题中应有之意。”陈双斌说。

  而更多的人,则因为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与之江大地结缘。“因为担任G20杭州峰会志愿者,我深入了解了杭州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感觉自己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准备留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即将毕业的杭州师范大学学生、河北小伙云仲伦说。因为被细致周到的服务打动,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负责人爱德华·汉姆普利与浙江工业大学的“小梧桐”李雯成为了忘年交。3年来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去年还在杭州叙旧。“我真希望有机会能在杭州住上一段时间。”爱德华感慨。

  据陈掌军透露,规范有望上升为国家标准,引领全国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岗位规范化建设。“规范将为2022年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样本。我们希望它可以推动志愿服务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心工作中去。”对于规范,陈掌军有着更高的期盼。

标签:志愿 赛会 服务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