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文明聚焦

“是我的小丹!”21年前失散的女儿啊,可算是找到了

发布时间:2019-10-10 10:16:04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陈蕾 黄伟芬 通讯员 林利军 刘小惠

  “小丹,我是你妈妈呀,这是奶奶。你不是被爸爸妈妈遗弃的,你是年幼时走丢的,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10月8日上午,在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看到22年日思夜想的小女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55岁的杨玉兰再也止不住泪水。

  21年,为寻找走丢的女儿她在三门县和宁波小港之间不知往返了多少趟; 21年,这个女儿成了她的心结,多少次在梦里哭醒已经记不清了……

  终于团聚了。

  “真得太感谢你们,感谢林警官,没有你的努力,有生之年只怕都见不到我女儿了……”杨玉兰抱着女儿几度哽咽。

  1】6岁女儿在一个雷雨天突然失踪

  21年前,杨玉兰将大女儿留在三门县的娘家,带着二女儿小丹,跟丈夫一起在宁波市小港开发区打工。

  那是1998年的暑假,一天下午,6岁的小丹在家门口玩耍,杨玉兰在做饭。

  突然屋外雷声大作,孩子们纷纷回家躲雨。

  杨玉兰发现女儿没回来,冲到外面喊:“小丹!小丹!回家了!”

  一开始,杨玉兰还没紧张,她以为孩子在谁家躲雨。但过了一阵她慌乱起来,挨家挨户地找,都没找到小丹。她越找心越慌:女儿不见了!

  丈夫得知女儿失踪也是差点急疯了,马上发动亲朋好友一起找小丹。

  周边的湖、港、池塘甚至粪坑都找了,没有;这个小地方的车站码头都找了,也没有。

  有人说,看到有个小女孩上了辆三轮车走了,也有人说被陌生人抱走了……夫妇俩去派出所报了案。

  此后,杨玉兰和丈夫再没了上班的心思,走上了寻女之路。

  “那时候,只要听说周边的小孩子掉粪坑或河里淹死,我都要去看……心都是悬着的……每次看到那不是我孩子时,又宽慰了一些。可我的女儿到底去了哪里啊……为女儿的事,我和丈夫没少吵架。”

  丈夫每一想到心爱的小女儿走失,便责怪妻子没有好好照看孩子。

  在绝望中吵着吵着,八年过去了。2006年杨玉兰选择了离婚。

  2】寻女路上的煎熬和苦痛,真的是尝遍了

  “假如我把女儿留在身边就不会丢,假如我把女儿托付邻居照看都不会丢……生活中没有假如啊,女儿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杨玉兰说,小丹走丢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她每天都在自责和痛苦中煎熬。

  小丹的爷爷临终前,叮嘱杨玉兰一定要找到他的孙女。

  离婚后的杨玉兰一边在宁波、象山打工,一边继续寻找女儿。她常常去宁波当地的公安机关打听女儿的消息,每次满怀希望地去,但每次又失望而归。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12年。

  2018年8月,杨玉兰在亭旁镇赶集,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寻亲义工们在大街上发传单。

  “大姐,我们是三门寻亲团的,你家或亲戚家有亲人走丢、失散,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团队一起帮忙寻找。”

  “有啊有啊,我女儿走丢了20多年,至今没有找到!”杨玉兰接过传单很是激动,回家后将这事告诉了大女儿丹丹。

  这些年,丹丹在央视的寻人栏目登记过妹妹走失的信息,也曾托人在宁波一带找过。丹丹加入了三门寻亲团后,在寻亲团的牵线搭桥下,带着母亲找到三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请民警林龙进行了DNA采集和信息登记。

  3】福利院的女孩会是她的女儿吗

  民警林龙没想到这一家人的DNA比对会那么难。

  一开始,一直没有找到DNA相似的人。后来,在今年3月发现一人疑似亲属,但是仔细比对之后排除了可能性。

  9月23日,林龙建议杨玉兰第二次做DNA采集并将她的数据输入杭州市公安局最新版本的打拐数据库,进行比对。这下子有了新的发现:目前在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生活的女孩“林成生”,可能是杨玉兰的女儿小丹。

  如果有孩子父亲的DNA就好了,这样比对的结果会更靠谱。

  然而离婚后,小丹的父亲外出打工,与家人中断了联系,一时无法提取到他的DNA。

  林龙警官通过努力,在浙江省公安厅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联系上了小丹的父亲。

  联系上小丹的父亲这件事特别重要,不只是能提取DNA数据,还能进行人像比对——果然,结果是女孩“林成生”与她的疑似生父相似度较高。

  经过台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小丹的父亲、母亲以及福利院里的女孩“林成生”进行DNA比对,结论竟然是:相差一个点位。

  事情又悬了。

  民警林龙不放弃。

  9月27日,林龙第三次采集杨玉兰的DNA,同时委托杭州民警再次采集“林成生”的DNA,经过多次反复比对,认定了女孩“林成生”就是杨玉兰苦苦寻找了21年的女儿小丹。

  4】21年后久别重逢,小丹到底会不会回家

  与离散21年的女儿相见,杨玉兰的心中既激动又惆怅。

  小丹,现在叫“林成生”,她看上去文静大方,给亲人们还表演了节目。她击鼓、她舞蹈,在老师的指挥下,表演得有声有色。

  实际上,小丹有轻度的身心障碍,她的精神发育迟滞于同龄人。

  这给了母亲和姐姐当头一棒。

  “小丹小时候发过高烧,”杨玉兰说,“不知道孩子走失之后吃了多少苦……我的小丹……”

  小丹进入福利院时做了体检,当时已经发现小丹的小脑有轻度萎缩,导致她的智力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的水平。

  自打2008年从儿童福利院转到杭州第一福利院之后,经过福利院康复老师这些年的培训和康复,小丹已经成了康复学员中的佼佼者,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但是多年来小丹虽然辗转了几家福利院,已经习惯了有规律的生活。她习惯了福利院的大家庭模式,习惯了跟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老师相伴。突然听说自己还有一个陌生的家,要离开福利院“回家”生活,她一下子陷入了慌乱。

  小丹回到自己身边能否安心?这也成了妈妈杨玉兰的一块心病。

  “21年了,我亏欠女儿太多太多,我太想弥补她了,想让她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杨玉兰看着女儿流着泪,她暗暗发誓一定按照福利院的要求,慢慢来,引导女儿回归家庭、融入外面的世界。

  离开杭州,离开福利院的时候,她万分不舍却又欣喜万分。

  她说,要感谢很多很多人,感谢杭州市第一福利院这个大家庭对女儿的关爱,使她生活上免于颠沛流离,少受了苦;也要感谢民警林龙的锲而不舍,圆了她找到失散21年的女儿的梦。

  “我会让妹妹幸福的!妈,过几天我们到爷爷坟前告诉他老人家:你的孙女找到了!让九泉下的爷爷也高兴高兴。”在返回三门的路上,大女儿丹丹不住地抚慰着母亲。这段日子她是最操心的一个,既要安慰妈妈和奶奶,又要怜惜自己的小妹,还要负责一系列的手续和事务。

  短暂的相聚,又匆匆别离。面对突然冒出来又突然离去的亲人们,小丹一会儿抱着老师痛哭,一会儿站在窗子前凝望远方。

  她的内心或许有千言万语,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5】突然出现的亲人,让女孩有点无措

  杭州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老师们和工作人员对住在这里11年的姑娘“林成生”印象深刻。

  2008年12月,满16周岁的“林成生”从杭州市儿童福利院转到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第一次见到小丹,大家就觉得这个这姑娘反应有些迟滞,后来医生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小丹和人们的交流沟通基本上没有问题,只是对于数学之类的学习会有一些障碍。

  “她挺活泼外向的,有人来也会主动打招呼。”工作人员说,小丹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要只是简单地跟她聊几句,那是觉察不出异常的,“要是聊上个十来分钟,还是能够感觉到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不过,因为离开家太久,小丹真的对童年和原生家庭完全失去了记忆。

  “有些人对家庭和亲人有印象,自己会提出来想找家人,可她这么多年都没说过。”工作人员说,小丹能够被亲人找到,真的蛮意外的。“一般都是自己主动想找家人,才找到家的,这样被家属找上门来的真不太有。”

  2019年10月8日这天,小丹的家人来到了福利院。

  在一众亲戚的包围下,小丹虽然懵懂却也受到了感情的冲击。看到这么多女人一起流泪,她也哭了。

  现场的人好多,小丹甚至没有机会跟妈妈杨玉兰安静地待一会儿,说说话。她被姐姐拉着手,跟妈妈、奶奶坐在一起,大家光顾着哭泣了,周围还有各种人拿着手机和相机拍她们,小丹感到慌张和害怕。

  亲人离开后,小丹看上去很快就恢复了,依旧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姑娘“林成生”。

  也许是对亲人的记忆已经淡化,也许十多年来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让小丹心安,在小丹的心里,福利院才是自己的家,老师和工作人员才是自己的亲人。

  她想继续留在这里。

  福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院方已经安排了社会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对小丹进行心理辅导。“等她自己想回家了,我们再送她回去,这样比较好。”

  最后我们还想提醒大伙儿一下:

  去年以来,三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林龙通过DNA比对,已经帮助60名失散、流浪人员及从小被人领养的孩子找到了家人,与家人团聚。

  他想告诉寻亲者:当你需要寻找亲人时,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向公安机关求助。除了加入正规的寻亲社团组织,在传媒的寻人栏目登记之外,最重要的是及时到公安机关录入DNA。这个DNA采集手续是免费的,而帮助群众也是民警的本职工作。有强大的公安数据库,有热心为人民服务的民警,你一定会跟亲人早日团聚。

  (本文所涉当事人除了民警都是化名。)

标签:失散 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