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台州

玉环市芦浦镇:山水绣新景 文明润共富

发布时间:2025-06-24 14:13:48 来源: 浙江日报、潮新闻 作者:余丽

  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是一次省域的探索,更是文明的实践。20年来,文明之风吹拂之江两岸,浸润都市街巷,滋养阡陌乡野,沉淀成浙江大地上最深厚的生长力量。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现场表彰公布了新一份全国最高荣誉的“文明榜单”。浙江成绩亮眼:在继续保持11个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基础上,又新增宁海县、桐乡市等8个县(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至此,已创成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4个,居全国前列。此外,我省159个村镇、127个单位、27户家庭、26所学校获评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

  透过浙江这扇窗,究竟看见了怎样的时代图景?“文明成绩单”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本期,让我们走进浙江乡镇,探寻文明中国的基层答卷。

  玉环市芦浦镇刚刚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镇”称号。该镇立足山海资源,以“串点成线”的巧思打造宜居家园,通过“强村公司”和共富工坊的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芦浦镇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浙江经验”,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树立了新时代标杆。

  6月23日刊发的浙江日报对此做出报道。

  今年5月,玉环市芦浦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镇”。这座依山傍海、与雁荡山隔湾相望的滨海城镇,以“串点成线、功能聚合”的创新理念,将生态资源、产业动能与文明基因深度融合,描绘一幅“山海共美、城乡共富、人文共荣”的现代文明画卷。

  精雕细琢打造宜居家园

  这里是美丽芦浦的缩影。

  步入芦浦镇西塘村,一条长达180米的文化长廊,全面展示了村里的历史沿革、乡风民俗和村贤名人,再往里走,是一条“和美庭院·家风家训示范带”,沿线25户的一个个庭院仿佛“百草园”,花草树木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治愈系风景引人驻足。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改善,如今的西塘村,从原先的落后村发展为“清洁宜居、绿色文明、平安和谐”的先进典范村,今年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

  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等生”,西塘村将现代治理理念融入淳朴乡风,印有二维码的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垃圾分拣员只需轻扫二维码,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就会自动上传至生活垃圾智慧云平台。

芦浦镇西塘村

  芦浦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农文旅融合持续激活生态潜能:在西塘村整合村部资源打造新时代实践站,融合健身场所、农家书屋、家宴中心等功能,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网红打卡地”;非遗保护卓有成效,依托西塘吴氏碉楼打造狮子灯、马灯教育基地,吸引中小学生开展特色文化体验,让2项台州市非遗、4处省级文保焕发新生。

  强村富民拓宽发展路径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芦浦镇始终将“美丽、宜居、共富”的城市环境理念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道、国道、高速公路、漩门湾大桥在芦浦交汇,高铁站场、高铁新区等标志性项目即将建成。

  聚焦“扩中”“提低”,芦浦镇以“村集体51%+个人49%”的形式,因地制宜组建发展“强村公司”,有效拓宽了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在这里,产业兴旺从不靠单打独斗,井头、大塘、小塘三村联合开发农产品冷链仓库项目,形成“强村带弱村”的协作共赢典范;井头村将村务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成立井园物业共富工坊,承接小微园区保洁、河道维护等业务,让5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为村集体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金山、分水、红山等8个村正计划联合打造“云集西塘”农文旅研体协同示范片区,抱团连片开发山水田园资源,释放“旅游+”聚变效应,打响芦浦旅游品牌。

  村企联动下,致富路越拓越宽。现在,芦浦镇合信工疗车间共富工坊经常会发布一些医包计件的岗位需求信息,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创业孵化基地,有效整合了辖区医包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优先为村里的困难群众、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生动诠释了“文明共富”的芦浦实践。

  创新机制激活善治基因

  道德可积分、文明能变现、善行有回报,近年来,芦浦镇整合辖区优质资源力量,创新服务载体,打造有礼馆、家风家训示范带、“玉见爱·文明驿站”等阵地,依托“芦韵1+6”志愿服务合伙人实施“服务队伍大融合”“助农便民零距离”“移风易俗强合力”等三大行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乡风新格局。

  深植文明沃土,该镇聚焦理论宣讲与道德培育双轨并行,一方面,构建“浦言朴语”宣讲品牌,组建“90·00”宣讲团、“戎”耀芦浦老兵宣讲团、文艺宣讲团等,以非遗讲堂、文艺创作、本土故事等“精准滴灌”方式提升群众思想认同。另一方面,立足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两企三新”,打造“益企行”志愿服务品牌,有效破解企业职工子女托管、求职招聘、公共服务优享、新玉环人城市融入等急难愁盼问题,将文明实践的温暖延伸至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创新打造民兵大擂台制度,在锤炼本领的同时在民生保障等公益领域践行服务宗旨,创新实施“333”民主协商工作法,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板,通过构建“议事中心+微协商+云平台”三维阵地网络,将民主协商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

  芦浦人用行动证明:文明的标高,铭刻在百姓获得感提升的每一个刻度上。

  (图片由芦浦镇人民政府提供)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