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衢州 >

实行文明“五定”,江山为流动摊贩安个“家”

——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实践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时间:2025-06-24 14:13:00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梅玲玲 市委报道组 毛志成

  “老板,给我来一个鸡蛋饼,加根火腿肠。”清晨,随着家长陆续送学生入校,江山实验中学对面的早餐摊开始忙碌起来。只见几辆外观设计统一的早餐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内,摊位前迎来了一拨拨客人。摊主马帅手脚麻利地摊着面饼,转身将火腿肠包装丢进自备的垃圾桶内。说起为何会在此地买早餐,一家长直言方便,而且摊位的登记凭证、摊点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都贴在餐车上,让人吃得放心。

  流动摊贩一头连着民生,一头关系到城市治理。如何既满足各方需求,又能营造整洁、文明又有序的城市环境?江山制定“定时、定人、定点、定责、定诺”管理政策,从规范便民早餐流动点、设立农家菜自产自销点、发展夜间经济一条街等3个方面分类推进,把流动摊贩打造成为发展城市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双塔街道湿地公园点位,不少市民正在摊位前驻足挑选。“为有效满足菜农卖菜、市民买菜的需求,我们研判分析菜农集聚点位,对接城投集团平整闲置土地,先后在湿地公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地设立6个农家菜自产自销点,提供摊位315个。”正在巡查的江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双塔中队副中队长郑剑奇说,农户由村社和街道审核后,签订自愿遵守农家菜自产自销点有关规定承诺书,拿到“准入证”就可以来摆摊。相关部门还对摊位的开放时间作了规定,在开放时段,街道环境协管员和执法队员会巡查秩序。

  “设立自产自销点真是帮到了我们心坎上,我们有了固定摊位,生意稳定了,更要把环境卫生搞好。”没一会,摊主刘晓娟的玉米已销售一空,她拿来畚箕和扫帚将剥下的玉米皮装入编织袋,准备带回家沤肥。正在隔壁摊位买菜的居民姜根梅对这一举措也竖起大拇指:“既方便周边居民买菜,又不影响过往行人和车辆,大家都挺喜欢。”

  流动摊贩的规范有序经营离不开精细化管理。以便民早餐流动点为例,临近上午9时——规定的收摊时间,马帅开始收拾早餐车,他的妻子则仔细地用清水冲洗地面残留污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出台了积分考核管理办法,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等方面对我们考核。”马帅介绍,“考核不合格会被取消经营资格,表现好的能获得奖励。”

  文明“五定”政策不仅让流动摊贩文明经营,也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烟火气。夜幕降临,位于江山解放路的夜市一条街热闹了起来。40多辆街景车整齐排列。食客吃着美食,逛着沿街的店铺。“我们给每辆车接入水电,安装抽油烟机,同时在车下面铺设人工绿草皮,避免油渍污染路面,让夜市更美、经济更活的同时,也让环境更优。”夜市一条街运营方相关负责人徐畅说。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800多个流动摊贩实行‘五定’管理,每个摊位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江山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巩固好、坚持好实用管用的举措和方法,让城市的文明味和烟火气共同升腾。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