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嘉兴 >

枕水听风,月河慢行

跟着董宇辉品南湖

发布时间:2025-05-08 16:43:00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徐梦倩 通讯员 姚 欣 王丽丽

  在嘉兴南湖,有一片被历史温柔眷顾的水乡——月河,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姿态静静镶嵌在城市的繁华之中。近日,在“与辉同行·阅山河”浙江行直播活动中,知名主播董宇辉与月河不期而遇。他站在游船上,望着水网交错的景致感慨:“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就是江南水乡的魅力。”

  以水波为墨、石桥为笔,月河,用它独有的方式,勾勒出江南最生动的写意画卷。

  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船来船往、商贸繁华的岁月。在这里,每一块被苔痕浸染的青砖,都续写着历史未尽的篇章,每一座古桥,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玉和堂古玩店的老板娘孙立涛自小生活在月河岸边,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她指向不远处的中基路回忆道:“小时候,我每天要提着热水壶穿过石桥去茶室打开水,路上还能听到评弹声。那时候,月河还是城乡接合部,船只往来频繁,小猪廊下因此得名。看这石板路,当年可是挤满摇橹船的码头!”

  在她的讲述里,上世纪80年代的月河就像是“小威尼斯”,四周被河环绕,桥一座连着一座,人们坐船在河中穿行,过桥上岸,生活充满了诗意。

  如今,老茶客们拎着竹篮买菜的剪影,与当下游客手持咖啡漫步的身影,在时空叠影中奇妙交融。

  谈及月河,怎能不提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孙立涛化身为“美食推介官”,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月河的小吃:“从小吃到大的臭豆腐、萝卜丝饼,还有热腾腾的粽子,都是一绝。”

  行走在月河的街头巷尾,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四季香白家包子、陆稿荐酱鸭、古居斋的糕点……每一道美食都深刻诠释着江南味道。

  邹大鲜餐馆内,冰糖江鳗盛在青花瓷碗里,甜味的汤汁熬煮入味;禾城小厨娘的蟹粉豆腐,细软滑嫩,入口即化;而古居斋现做的定胜糕,仍保持着“蒸笼一开香半街”的传统。

  月河不仅仅是一条美食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朱炳仁·铜、嘉禾水驿茶院、景天古琴社等场所,都有非遗传承人驻守,他们用心传承着古老的技艺,让老手艺变成新体验。

  午后的小猪廊下,老茶客就着臭豆腐饮黄酒,看乌篷船划过倒影中的白墙。空气中,拓印的墨香交织着糖画的焦甜,这些都构成了月河特有的“文化鸡尾酒”。

  在粽子文化博物馆,透过玻璃幕墙,老师傅将三瘦两肥的肋条肉填入箬叶,手指翻飞间完成“一折二转三扎”的绝活;在小宁波红色收藏馆,你可以通过互动体验,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唐兰故居,这里保留了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白墙黑瓦、木雕花窗,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每周日清晨,中基路摇身变为“露天博物馆”,陶瓷、书画、玉器、杂项等200多个摊位琳琅满目,从明清瓷片到红色藏品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玩爱好者。

  当夜幕降临,月河又展现出另一番风情。音乐酒吧一条街,五彩的灯光交织闪烁;水岸长廊变身光影剧场,各种潮流元素在这里碰撞融合,为夜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从董宇辉镜头里的惊鸿一瞥,到老板娘口中的烟火记忆,月河始终保持着“24小时开放”的从容。

  这里的水巷既承载着《雨巷》般的古典意象,也书写着非遗活化、文旅融合的现代篇章。这个集休闲、旅游、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商业历史街区,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江南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位旅人的心。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