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台州

仙居管山村李家宅院:遥记当年文风鼎盛

发布时间:2025-04-30 17:23:49 来源: 台州日报 陈晨光 文/摄

“会选科第”宅院

“南屏耸翠”宅院

管山村临池民居

池边浣衣女

  台州乡村的地名,往往与历史上事件相关,仙居的管山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据明万历《仙居县志》二卷记载,隋末唐初,天台宗五世祖章安灌顶大师曾来仙居安洲山一带传经说法。后人为了纪念他,称此地为“灌山”,后简化为“管山”。

  据传,唐长庆元年(821年)李世民六世孙李道古来到管山小夹岭隐居,自此,管山村成为仙居李氏望族聚居地。

  笔者邂逅仙居管山村是在2001年,此后,每隔几年总会想去看一看。那一幢幢宅院把池塘围在中央,马头墙倒映在池水里,鸭子相戏于绿萍中,浣衣的村妇们聚在池边说着家长里短。一幅古朴的江南水乡家居民情风景图,让人难忘。

  “南屏耸翠”宅院因台门额题款而得名,为清晚期建筑,共有四进。第一进入户天井由两个台门组成,主台门为牌坊式八字形石结构,台门额字“南屏耸翠”,左右对联:五云皤吉地,三瑞映华门。“南屏”意指村子旁边的南峰山,上有安洲塔,曾有《塔山夕照》诗云:“一山屹立在溪边,七级浮屠镇上巅。返照夕阳看倒影,塔光山色入深潭。”

  “南屏耸翠”内台门的悬顶成歇山式结构,飞檐向四面伸出如帽盖,台门的石龛中间雕“福禄寿”三星,左右雕鸟和鹿,匾额的四角镂蝙蝠。“鹿”与“禄”谐音,“蝠”与“福”同音,祈福的象征意义跃然其上。

  “南屏耸翠”台门在石料的选用上颇为用心,以青石和白石搭配构建,台门左右墙体的下部,则取自三门蛇蟠岛的红石,视觉上起到渲染效果,提升了整体艺术品位。古代匠师构造的建筑造型,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无疑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南屏耸翠”宅院的北面,是“会选科第”宅院,建于清同治庚午年(1870年),单体四合院式结构。大门前面池塘旁边立有屏墙,李家的两个宅院在同一中轴线上隔池相望。

  “会选科第”台门与“南屏耸翠”八字型台门不同,它以入墙式结构布局,出挑式屋檐犹如华盖盖住整个台门。“会选科第”台门的木结构部分因风雨摧残,只剩下几根出挑的檐木穿插在墙体上。精美的木雕刻残件,至今依稀传播着当年鼎盛的文风。

  管山村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充满灵气的山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历史上,管山村走出去六位进士,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