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追光者
在衢州,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进机关、入社区、下农村、走校园,用青年一代的新知识结构、新思维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用小故事讲好大发展,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情感、更有温度。他们就是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
从最初只有30余人的宣讲队,到如今100多支宣讲队、上万人参与,这把2019年从龙游县燃起的青年理论宣讲的星星之火,在短短几年间,燎遍了整个衢州,甚至把光和热传递到了全省、全国。
群众在哪里,阵地就设在哪里,宣讲就讲到哪里。而今,在80后、90后的身后,更年轻的00后、10后已经紧紧跟上,追随前行者的脚步,实践自己“追光”的理想。
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他们把新思想讲进群众心坎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旧城改造那些事……”常山县紫港街道外港村文化广场上,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宣讲员曾艳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地老百姓仔细讲解最新的征迁政策。
“营业执照大家都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呢?这张凭证可以帮助大家‘钱袋子’合法地鼓起来。”龙游县市场监管局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宣讲员郑馨,通过自身工作经历,向市民宣讲“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为老百姓带来的改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全民健康加分,就是为共同富裕积分!”龙游县人民医院护士姚泓钰也是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一员,她和一位小患者通过一张卡片互相鼓励的故事,成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医护理念的最好宣讲素材。
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的古银杏树旁,在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谭凯妮的娓娓讲述下,金星村从伐木为生到保护古树,通过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茶叶、民宿产业,从而振兴乡村的故事生动浮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她讲述的故事中,引起了倾听者们强烈的共鸣。
“大学毕业后,我穿上工作服和高筒雨靴,成为班组里最年轻的制管工人,并和年龄几乎差了一辈的工友们探讨起机器使用和混凝土配方……”这是浙江巨通管业有限公司研发主管林玲的亲身经历,也是她在宣讲《厂里来了小年轻》时的开场白。2023年,林玲在机缘巧合下通过宣讲比赛加入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此后,她开始主动学习原先不熟悉的国家政策方针、战略思想,关注与企业有关的政策理论、新闻报道……
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成员们,来自衢州市各行各业,他们带着80后、90后年轻人的朝气与热情,从自己的身边寻找和吸收养分,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用小故事讲好大发展,用更时尚、更走心的宣讲把新思想送到群众心坎。创新方法手段和形式,紧盯群众关切点、民情结合点、受众共鸣点,青年理论宣讲员们从传统宣讲到融入快闪、相声、小品、歌曲、快板、三句半、脱口秀、开放麦、微情景剧,将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做成了衢州理论宣讲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有信仰的青年来讲信仰,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这正是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与新思想碰出火花、产生共鸣的“衢州现象”。
宣讲直播,宣讲走亲他们把时代的声音播向远方
脚下坚定步伐,眼里万丈光芒。8090后的青年们,如何把党的声音、时代的声音播向远方?近两年,他们积极开展宣讲直播、宣讲走亲等方式,突破了物理条件的限制。
在柯城区荷花街道8090网格直播间,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宣讲员徐宇强通过30年间出行方式的变迁,引出“安全你我他幸福千万家”宣讲主题,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交通安全小故事,呼吁大家文明出行。30分钟的宣讲,吸引了4万多人次观看,3万余条互动,30余万人次点赞……
在柯城卫健系统工作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宣讲员王晶,至今难以忘记自己的第一次直播宣讲。当天,她和小伙伴把宣讲搬进手机,通过直播讲解、“弹幕”互动,为广大群众解读医疗惠民政策,1小时就收获了2万次“点赞”,覆盖人群、效率创新高。
宣讲直播,激发出了理论宣讲的新活力。
参与了20多次“宣讲走亲”交流活动的龙游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宣讲员曹思怡,对于理论宣讲的“行万里路”,有着自己的感触与理解。
“2024年,我和小伙伴去了陕西省渭南市宣讲走亲,向当地群众宣讲我们龙游商帮的诚信经营,讲我们衢州的工匠精神,讲我们浙江的共同富裕理念,看着当地群众们专注而好奇的眼睛,我感觉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曹思怡说。
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好地贴近当地群众,曹思怡提前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在宣讲时,以同样悠久深厚的陕西商帮文化切入,立刻牢牢吸引了所有听众的注意力。除了“走出去”,曹思怡还常常在外地理论宣讲团来衢交流的时候与宣讲员们切磋。“宣讲走亲,不仅承载了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把新时代理论思想传播出去的使命,也给了我们青年宣讲员们交流、学习、开拓眼界的机会。”曹思怡告诉记者。
“从新疆吹着风沙的戈壁滩,到青海、内蒙古的草原城市;从东北的工业重镇,到长江沿岸的鱼米之乡;从山东、安徽的历史古城,到江苏、上海等海风吹拂的省市,这些年,衢州青年理论宣讲员们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理论宣讲的坚定声音传播到了万里之遥。”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宣讲名师金敏军说,“我们的年轻人把衢州故事、浙江经验带去远方,与当地群众‘山呼海应’。我们也希望通过宣讲走亲交流这样的方式,为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活动提供进步的养分。”
8090身后,00紧紧跟上他们像萤火虫聚集在一起,闪闪发光

2024年8月,范亚乔在龙游县华岗中学为同学们宣讲华岗烈士的故事。
近年来,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正在逐步吸纳00后、10后,形成跨代际的宣讲队伍。“8090+”理论宣讲团、0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在衢州的大学、中学、小学校园纷纷成立。
2004年出生的冯梦瑜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两年前入学时,因参加了90后学长们的一场理论宣讲活动,萌生了加入宣讲团的志向。“理论宣讲原来可以不用‘板着面孔’!在台上的学长和学姐们用幽默、通俗的语言,把‘八八战略’‘共同富裕’这些枯燥难懂的政策、概念讲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实在太有魅力了。”
在积极加入学校组建的“8090+理论宣讲团”后,冯梦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时政理论知识,并且在8090后宣讲前辈、导师们的帮助下,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宣讲风格。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她就参加了20多场理论宣讲活动,还代表衢州的00后理论宣讲员去杭州、福建南平等地进行宣讲。在回老家台州市温岭市暑期实习的时候,正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冯梦瑜利用休息时间整理资料、写稿,主动下乡给当地的村民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从加入8090+理论宣讲团的队伍后,我就觉得自己身上有了使命感,理论宣讲员的身份,也促使我不断学习、进步。”冯梦瑜对记者说。
在龙游县华岗中学,活跃着一位10后理论宣讲员范亚乔,去年,他曾勇夺三衢新生代宣讲大赛一等奖。范亚乔的父母都是龙游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成员。“从小就听爸爸妈妈在家里背稿子、练习,耳濡目染下,我也想当一名宣讲员。”
8岁时,范亚乔第一次站上讲台,拿起话筒,讲了《一粒米的故事》,一粒米如何从种子到餐桌、衢州的万年稻作史在他的讲述中生动浮现。为号召大家杜绝浪费、拥护“光盘行动”,他还在宣讲中做了一道数学题: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全国十几亿人会浪费多少粮食,需要农民伯伯多久的劳动?别开生面的宣讲内容,让范亚乔赢得了听众雷动的掌声,也开启了他的理论宣讲之路。之后,他每个学期都积极参加红领巾宣讲团的理论宣讲活动,每次在构思选题、整理资料、修改稿子时都尽量自己完成,也会与爸爸妈妈讨论,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升入华岗中学七年级时,他还受学校邀请,在“开学第一课”为同学们宣讲了龙游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华岗的故事。
“这就像一场接力的马拉松赛跑。”范亚乔说,“理论宣讲的接力棒,虽然还没有正式传到我们手上,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
在三衢大地上,从80后90后,到00后10后,一代代有信仰的年轻人,如同原野上星星点点追寻光芒而来的萤火虫,最终聚集成了闪闪发光的新的灯塔,为行人,也为自己,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