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织产业跨界文旅产业——
“纺二代”后浪,经纬之间编织“文旅王国”

生然谷·贝来极光营地的小木屋。

天鼋·象龟生态农场。
废弃水厂“变身”为咖啡美学空间,“水厂1989咖啡”运营不到半年,单日营业额最高达到3万元。
在大牌连锁茶饮品牌林立的古镇景区,凭借独创的中式茶饮屹立其间,“既不晚”在多个节假日屡次拿下单日销售10万元+的亮眼成绩。
以800余件珍稀藏品将东方美学演绎到极致,“璞祺艺境”客房均价2000元+依然热销的背后,是文化对旅游的厚植。
把纺织元素全方位植入空间,柯桥凯悦嘉轩酒店以“制衣局”为设计灵感,为纺城柯桥打造出一处独具匠心的商旅会客厅。
将“源于自然、回馈自然、敬畏自然”的核心价值理念,从纺织面料延伸至乡村运营,“生然谷·贝来极光营地”让众多欧美游客直呼“仿佛回到了家乡”。
前半生谋生、后半生谋爱,天鼋·象龟生态农场的破土成荫,源于主理人老鲍始于高中时代的养龟爱好,以及江浙沪家长对生物自然研学的高认知,今年4月份单月研学人次突破4000人。
……
当下的柯桥,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山清水秀颜值高、文化厚重诗意浓,已然成为一方热潮涌动的文旅投资沃土。在逐浪奔腾的文旅投资者中,有不少是从纺织产业“跨界”而来的“纺二代”。
用审美解锁景美,用内容激活流量、用绿色定义未来……纺一代“织布”、纺二代“织梦”,在纺城柯桥的产业版图上,“纺二代”们正以经纬编织“文旅王国”,演绎这座“国际纺都”新的锦绣风华。
茶和咖啡“破圈法则”

既不晚创意饮品。
“水厂1989咖啡”位于柯桥区马鞍街道国庆村共富工坊内,前身是一座老水厂。在从事电商行业的“纺二代”潘琴相中这里之前,它已废弃35年之久。
“最初,我们是想寻找新的厂房,偶然间找到了这里,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到处留存着上世纪90年代发展的历史印迹,那是我们的父辈奋斗的年代。”潘琴说。
走进“水厂1989咖啡”,犹如迈入年代感交织的美学空间:旧时的倒锥形水塔变成了现代年轻人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地标,净化池改造成了点餐吧台,渗水斑驳的灰墙,长满青苔的台阶,生满铁锈的水管……大量的老旧厂房肌理特征被艺术化地保留下来,和红色高脚椅、绿植盆景、时尚餐具、特色咖啡交织,令原本的粗犷冰冷的工业风立时变得时尚而瑞丽。“这些让来到这里的客人既能倾听历史的回响,又能享受时尚休闲生活。”潘琴说。
随着大量摄影师、文艺青年、设计师、网络达人等慕名而来,“水厂1989咖啡”迅速破圈,运营不到半年,单日最高营业额达3万元,周末还得排队。尝到跨界发展甜头的潘琴团队决定趁热打铁,追加投资,进行全方位提升。“一方面,我们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了提升,打造了水厂主题餐厅,推出了臭豆腐披萨、梅干菜披萨、黄酒拿铁咖啡等地方特色美食;另一方面,我们也联系了拿过不少重要设计奖项的澜加(杭州)建筑设计事务所,利用现有场地和山体自然坡道,打造独属于柯桥和马鞍的乡村咖啡时尚T台。”
距离“水厂1989咖啡”15公里的柯桥古镇上,同样有着“纺二代”基因的既不晚·CHAJI,也在星巴克、喜茶、霸王茶姬等许多连锁茶饮品牌的“围剿”中破圈而出。
在“既不晚”的餐单上,传统与现代巧妙交融:既有遵循古法的功夫茶冲泡,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饮品“茶拿铁”。“不是简单地冲泡,而是将精品咖啡豆与特级茶叶共同研磨,用专业咖啡机萃取,使品质与风味完美融合。”“既不晚”品牌创始人黄芳介绍,“我们把父辈对面料纱支密度、印染工艺的严苛标准,延续到了茶饮行业,精选每一味原料。比如冲泡功夫茶必须用武夷山泉水,其成本是普通纯净水的5倍;为了选出最优质的抹茶,我在展会上一下子试喝了十几杯抹茶饮品,直喝到失眠。”
正是这种纺织人近乎偏执的匠心,既不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去年秋季纺博会期间,“既不晚”独具特色的空间,成为外商、设计师的社交据点,一杯杯创意茶饮在商务洽谈中流转,演绎着新中式“茶饮社交”的独特魅力。

水厂1989咖啡。
高奢酒店“文化情怀”

璞祺艺境酒店大堂。
用老式缝纫机、复古纽扣、布匹卷轴等装饰的前台,西餐厅里则是穿着半成品西服的模特、样布般垂挂的屏风,就连电梯间的背景都以样衣版式为装饰……
作为绍兴地区首家凯悦嘉轩酒店,柯桥凯悦嘉轩酒店以“制衣局”为设计灵感,把纺织元素全方位植入空间,为纺城柯桥打造出一处独具匠心的商旅会客厅。
凯悦嘉轩酒店的投资人,正是华港集团第二代掌舵人顾洁萍。作为一名年轻的“老纺织”人,顾洁萍不仅经历了柯桥纺织产业“从布到衣”的产业链延伸,更一手打造了“朗莎尔”制衣品牌,使其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全国百强服装企业。
这家总投资超2亿元的酒店,拥有167间客房,细节尽显纺织情怀。“这是一家‘小而美’的凯悦酒店,你很难想象,一间酒店的设计装修,前前后后花了五六年时间,就连一名水电工的招聘都花了几个月时间,要求他既懂技术、又懂外语,且持证上岗。”顾洁萍介绍。
如果说柯桥凯悦嘉轩酒店是纺织基因的现代表达,那么鉴湖畔的璞祺艺境酒店则堪称一场当代语境下的文化复兴。这座将东方美学演绎到极致的酒店,以乘船入住的沉浸式体验为序章,800余件珍稀藏品巧妙点缀其间,200余棵苍劲黑松勾勒出禅意园林,与蜿蜒水系虚实相生,营造出移步换景的胜境,更有“施宝霖寿山石雕艺术馆”藏于酒店,成就了酒店“可居可游可博物”的文化属性。
“院子里的地砖、墙面的装饰、房间里的家具……每一件都是‘老物件’,”璞祺艺境酒店总经理金晶也是一位年轻的“纺二代”,“大量地使用‘老物件’、艺术藏品、非遗工艺,其根本目的,就是想传承江南文化,以文化厚植旅游,将酒店做成经典文化业态。”
在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像璞祺艺境这样深耕文化IP的高奢酒店,不断吸引着高端客群。日均2000元+的房价背后,藏着文化增值服务:每日定制的艺术导览、融入“琴棋书画诗酒茶”文化主题客房、一对一的文旅管家服务……构建起独特的价值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酒店计划聘请绍兴本地的退休文化学者担任文旅管家,借助他们对绍兴文化的深刻理解,为客人提供更具深度的文化导览服务。在长三角高端酒店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璞祺艺境精准定位于“文旅枢纽”,通过水路串联柯桥、越城周边的文旅资源。“我们会带客人通过水路体验越城区的仓桥直街、府山下的早市烟火,这些都很受欢迎,不仅是展示绍兴文化,更是让客人理解文化背后的故事。”金晶补充道。

凯悦嘉轩酒店餐厅。

璞祺艺境酒店鸟瞰。
纺城谋生“乡野谋爱”

生然谷·贝来极光营地
从“织布”到“织梦”的职业转变,是“纺二代”们突破传统产业束缚、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生动写照。
见到天鼋·象龟生态农场主理人鲍燚时,他正半蹲在孩子们中间,引导一只鹦鹉乖巧地和孩子们逐一拍照。作为“纺二代”,鲍燚的转型轨迹颇具代表性。幼教专业的学历背景和纺织世家的生活背景,在他身上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2008年起,这个本该站在讲台上的年轻人一头扎进纺织产业,办工厂、开门市部、做外贸生意。当行业转型的浪潮拍岸而来时,鲍燚始于高中时代的养龟爱好,终于在2022年破土成荫。他敏锐地捕捉到文旅产业与教育结合的商机,于2022年10月投建天鼋·象龟生态农场,次年3月正式开园。
在农场定位上,鲍燚展现出“纺二代”特有的精准与务实,将核心客群牢牢锁定江浙沪地区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孩子文化课以外的教育认知度较高,这些都能支撑起生态农场的较高定价,构筑起生物多样性教育的体验入口。”鲍燚这样分析。这种独树一帜的运营理念,将生物多样性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得农场在开业短短两年内就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其中研学活动占比超六成。
喜爱养龟的鲍燚办起了生态农场,而大学专业为土木工程的“纺织人”陈樑则在2022年实现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想。“所有的建筑,从室内到室外,都是我自己设计的。”陈樑说。
陈樑与妻子经营着一家纺织面料企业,其创新研发的环保面料行销全球。2022年,看好乡村旅游前景的陈樑,在兰亭街道谢家坞村投资400多万元打造了生然谷·贝来极光营地,并将“源于自然、回馈自然、敬畏自然”的核心价值理念,从纺织面料延伸至乡村运营。
阿根廷、荷兰、墨西哥等地的许多客户慕名而来、欣喜不已。他们在这里找回了熟悉的生活方式——露营烧烤、吉他弹唱,直呼“仿佛回到了家乡”,来自台湾的客人则惊讶于“乡村也能喝到这么好的咖啡”。
即将到来五一假期,营地早已一房难订、一座难求。乐队演出、特色烧烤等配套活动准备就绪,与当地村民合作种植的有机小番茄也将迎来首批采摘。“企业+农户”的模式既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又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陈樑为营地制订了清晰的发展规划:首个十年聚焦品牌塑造,第二个十年则将成熟的运营模式复制到其他乡村。“实现良性循环后,我们会寻找下一个‘谢家坞’。”在他的蓝图中,直播带货不仅是要把农产品送出乡村,更是要构建起城乡对话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