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
生态先行强产业 乡村振兴见实效
“沙沙……”眼下,当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陈邑村里的石板路上已经传来阵阵清扫声,菱湖镇人大代表施彬手持扫帚,把落叶扫成一堆。在他身后,20多位村民正沿着村道有序清理杂草。这是陈邑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日常场景,也是菱湖镇人大代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缩影。
为打赢乡村振兴这场“硬仗”,来自陈邑村的人大代表小组创新推出“三带三促”工作法:带头示范促行动,带头宣讲促共识,带头监督促长效。每周三的“代表工作日”,代表们都会分片包干,带领村民开展环境整治。例如,菱湖镇人大代表钱佩霞主动承包了村东头的卫生死角,连续3个月蹲点清理,把堆满建筑垃圾的荒草地变成了花团锦簇的小花园。此外,村民们还自发组建了“巾帼保洁队”“夕阳红护绿队”,形成了“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
渔业养殖是陈邑村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该村构建了完善的尾水处理系统,守护着一方水域生态。然而,不久前,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扯断了尾水处理系统的供电电线。顿时,机器停转,若不及时修复,尾水将无法净化直排入河,不仅破坏村内水环境,还可能危及周边水系生态平衡。
人大代表们得知消息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一边安抚养殖户的情绪,一边联系专业电力维修人员,协调抢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在现场,代表们协助技术人员勘查线路,清理周边杂物,为抢修工作创造条件。经过数小时的奋战,电线终于修复,尾水处理系统重新运转,尾水再次有序净化。
望着重新流动的清澈尾水,村民们对人大代表竖起了大拇指。这次抢修,保障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守住了陈邑村的生态底线,彰显了人大代表为人民、护生态的担当。
“现在走在路上,连鞋底都不沾土了!”村民张阿姨指着新铺的柏油路笑开了花。如今的陈邑村,白墙黛瓦映衬着绿水青山,垃圾分类亭与文化广场相映成趣。人大代表们还牵头建立了“门前三包”红黑榜,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菱湖镇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守护乡愁。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壮美画卷正在陈邑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