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孩子心中“红色灯塔”
南浔文园小剧场每月第三个周日与你不见不散
“阿嬷的8个孩子全部上了战场,她在等一场胜利,也在等一个崭新的中国……”上周日,南浔文园红军长征追踪馆前,稚嫩的童声与低沉的旁白交织,由孩子自导自演的红色情景剧《阿嬷》精彩上演,剧中讲述了1位母亲送8个孩子上战场的感人故事。台下,40多组亲子家庭静静聆听,有的孩子悄悄抹起了眼泪。
这是南浔文园“文园赤脉承薪火、红色研学启新程”主题活动的现场,也是该园今年创新推出的红色小剧场首演。南浔文园负责人庞莉诺介绍,南浔文园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园内红色资源丰富,如何让红色教育点亮孩子心中灯塔,他们不断探索尝试,此次创新推出“每月第三个周日,红色小剧场不见不散”活动,把红色舞台交给孩子,用情景剧、微宣讲或歌曲等艺术载体,演绎南浔人的红色故事,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参与《阿嬷》情景剧演出的学生万若婷深有体会,排演前后,她多次来到文园里的红军长征追踪馆,看实物、读文字,请教老师、查阅资料,获得了很多红色故事素材,为此她还自行汇编了“半条被子”的手绘本,同学们争相借阅。
在南浔文园红军长征追踪馆的展柜里,陈列着南浔籍记者罗开富1984年重走长征路时的草鞋、马灯等300多件实物,以及整理的百余位老红军口述史。
“这些笔记里有很多老红军的故事,我们已经编成研学课程,讲给孩子们听。”庞莉诺说,研学项目还开发了“迷你长征路”打卡、攀爬绳索“飞夺泸定桥”等趣味关卡,让革命历史成为可触摸的体验。
红色教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一个个互动的体验以及一场场生动可爱的剧目。已经预订了下月研学活动的家长汪晨坦言:“这样的体验,比我们说一百遍‘要珍惜现在的生活’都管用。红色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当革命故事从展柜走进游戏,当英雄人物从课本跳上舞台,那簇火种便自然种进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