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全国首个AI首席知识产权官“杭知AI”,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相当于人类专家
“你好!我是一家杭州的企业,如果要去德国申请产品设计相关知识产权,应该怎么做?”“你好!这通常涉及以下两种保护方式:一是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产品的外观设计,注册后最长可保护25年;二是实用新型专利,保护产品的技术性设计,无需实质审查,保护期最长10年……”这一对话并非发生在某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而是人和AI之间的一次实时互动。
昨天下午,知创未来·智联世界——杭州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在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行。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现场发布了全国首个AI首席知识产权官——“杭知AI”。“杭知AI”就是以上问题的解答者,而当提问者用英语提问时,它也能立刻切换到英语模式,流利作答。

活动现场
“杭知AI”作为一位超拟人数字生命体,深度学习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及相关案例,拥有与人类精英专家相当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能提供一对一的专业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关注“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即可在下方菜单栏中获取相关AI服务。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据悉,2024年,杭州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10.6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450件,专利快速预审量突破五千件关口。截至2024年底,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2.6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全市知识产权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但在专利质量、转化效能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加强知识产权源头治理,既是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今天的活动现场,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局与市人民检察院签约共建杭州市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基地。履职基地设在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采取“不定期当值”和“专人联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进一步健全检察机关、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各司其职、配合协作工作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执法司法工作法治化水平。
同时还举行了低空经济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低空经济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该创新联合体由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起,2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主体成员组成。

签约仪式现场
此外,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杭州市公安局环境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共同为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工作室揭牌。联合工作室将在知识产权案件技术审查、认定及鉴定等工作模式创新上开展探索,携手推进杭州“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建设工作,以更优营商环境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