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氤氲话家常 咖味悠长解民忧——一个老社区治理的“茶咖密码”
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一杯清茶、一抹咖香,正成为激活基层共治共享的“文明密码”。岩泉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打造“茶咖议事”共治平台,通过机制赋能、资源融合、效能转化“三向发力”,探索出一条“文明润心、治理暖心”的实践路径。岩泉街道北苑路社区的生动实践,正是岩泉街道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缩影。

机制筑基:文明实践清单贯通治理脉络
针对群众诉求多元化与治理资源碎片化的矛盾,岩泉街道构建“街道统筹、社区主抓、网格落地”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以北苑路社区为示范点,创新“1+5+N”实践模式,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五方协同”,吸纳党员、志愿者、群众骨干等多元力量进网格,形成“实践需求清单、服务供给清单、项目认领清单”三张清单闭环机制。通过每月“茶咖议事日”收集议题,实现“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团队接单”的精准服务。数据显示,该模式运行以来,北苑路社区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场次,推动充电桩安装、适老化改造等8项民生实事落地,惠及群众800人次。
多元共治:文明力量激活治理动能
聚焦“毁绿种菜”“停车难”等治理顽疾,岩泉街道创新“柔性治理+文明引导”组合拳。北苑路社区组建“茶香同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推出“绿植认养计划”“共享花园公约”等文明倡议,在保留居民种植习惯的同时提升社区环境品质。更引入“校社共育”机制,联合丽水市实验学校开展“童眼看社区”“文明小管家”等实践活动,孩子们设计的“宠物便便屋”“彩虹斑马线”等创意方案,将文明理念融入社区微更新,推动全龄参与治理新常态。
效能转化:民生工程绘就幸福图景
从议事桌到实践场,茶咖馆的文明效能持续外溢。岩泉街道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工程,以北苑路社区为样板,完成3个小区综合提升,新增停车位320个,打造“心灵茶语角”“亲子悦读吧”等文明共享空间。针对“一老一幼”群体,创设“银龄茶艺社”“亲子咖啡学堂”等特色项目,将反诈宣传、环保教育融入茶艺体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文明新风。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举目皆亲”的美好愿景,正在10个社区渐次铺展。
“基层治理既要机制赋能,更需文明凝心。”岩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深化“茶咖议事”品牌建设,以茶润心、以咖连情,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注脚。正如北苑路社区茶咖馆楹联所书:“杯中茶汤映初心,咖香氤氲聚民智”,这方小小的实践阵地,正书写着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文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