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百年之好赴文明之约
“越风有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项目启动

蓝天白云作幕、草地鲜花为台,以越地秀美风光替代五星酒店奢华布置,父母把陆游家训赠予新人,新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婚宴,用与新娘同龄的“女儿红”黄酒致谢亲朋,执子之手共赴甜蜜一生……
4月10日下午,一场以“陆游的乡村世界”为主题,极具越地风情的特色婚礼在绍兴市越城区坝头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这标志着“越风有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项目启动。
这场融合乡村婚礼、越地风情、陆游家训、非遗技艺等众多元素的婚礼,被各大媒体关注、转载,成为引领绍兴婚俗新风尚的“出圈”之作。

新人示范带动强
4月10日下午,越城区坝头山村大草坪上音乐悠扬,草坪中央,一个巨大的红色喜字引人注目。不远处,一场浪漫的婚礼正在开启,只见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挽着新郎的手迈步向前,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走向幸福彼岸。
“一愿你们百年好合,以相知之心,执子之手,长守人间美好;二愿你们同频共振,以家国之情,互勉互励,获取事业辉煌……”80岁高龄的陆游第26代孙陆景林先生担任这场婚礼的证婚人。陆景林祖籍坝头山村,平时经常回村参加陆游后裔祭祖活动,这次他以证婚人的身份来到这里,觉得格外有意义:“这场婚礼很有意义,形式简约又隆重,融合年轻人喜欢的浪漫、绍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婚俗的新风尚,值得提倡和推广。”
在婚宴现场,两位新人上台共同启封与新娘同龄的女儿红黄酒,举杯向亲朋致谢。新人的长辈将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李洪海题写的陆游家风家训“醇如新丰酒,清若鹤林泉”匾赠予新郎新娘。
婚宴上,金牌乡厨掌勺的“越宴十八味”陆续上桌,一品绍三鲜、干菜焖猪肉、清汤越鸡等,清爽别致、鲜咸合一,让宾客品尝了地道的越地美味。
“融合了绍兴传统文化的婚礼,更具个性化,这个创意好。”“简约的婚礼少了物质的堆砌,显得更加纯粹,更能让新人铭记彼此的誓言。”现场的亲友纷纷点赞。
婚礼,蕴含着人们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希冀。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存在的铺张浪费、低俗闹婚等现象,让传递幸福的婚礼“变了味”。绍兴市文明办相关人士表示,移风易俗这项工作,婚丧嫁娶是重要内容;餐饮浪费中,酒店婚宴是最严重领域。“越风有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项目是绍兴积极响应国家婚俗改革号召、探索文明婚俗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该项目以“文明办参与办婚礼+乡厨办婚宴”的模式,通过提供各类兼具个性化和地域文化的服务,以“半公益、半市场化”的机制,在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一个新时代文明婚礼平台。

婚礼服务新意多
项目启动前,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了前期试水,比如3月15日,柯桥区叶家堰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举办了一场“鉴湖里”主题婚礼。婚礼在运河之畔开启,新人在大树之下接受祝福,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绍兴市文明办经过前期考察和调研,并结合绍兴年轻人的婚俗偏好和实际,推出的“越风有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项目,目前已推出10个主题婚礼场景,除了坝头山的“陆游的乡村世界”主题婚礼、叶家堰居的“鉴湖里”主题婚礼外,还有在越城区坡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茶园婚礼、柯桥区涂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百年粮仓千里稻香”主题婚礼、黄酒小镇举办的乌篷船水上婚礼、孑民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婚礼,以及在嵊州市长乐镇刘文西美术馆举办的乡村美术馆婚礼等。4月12到13日,市文明办在2025绍兴首届绍兴天地婚博会上,推出了所有的主题场景和特色服务项目介绍,吸引不少准新人前来咨询。
“我们将根据新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越城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以黄酒小镇的乌篷船水上婚礼为例,新人可以参考宋韵婚礼演艺项目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不同的国风婚礼。婚礼主持人,可以选择由绍兴欢乐慈爱义工团选拔的公益主持人,可以对接专业的主持人。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主要是提供一些特色服务项目,做好场地对接等工作,力求在降低新人的结婚预算基础上,将婚礼办得好看、好玩、好吃。”
据悉,这些特色服务项目包含道德模范(绍兴好人)证婚服务、越剧《金玉良缘》、“女儿红”开坛仪式服务、祝福牌匾、有礼大巴婚车、金牌乡厨、有礼打包盒这7项。
其中,“女儿红”开坛仪式作为颇具绍兴特色的服务项目,首次在“陆游的乡村世界”主题婚礼中推出,受到一致好评。“生女酿女儿红,嫁女饮女儿红”是绍兴传统风俗,“女儿红”的开坛仪式既饱含着对新人的深深祝福,又选用与新娘同龄的“女儿红”年份酒,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在这些特色服务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尽可能为新人提供免费或者物美价廉的服务。如免费邀请证婚人、免费提供打包盒等;如果婚礼恰逢文艺下乡活动,可以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项目;开坛仪式所用的女儿红黄酒,将由中国黄酒集团根据坛装年份酒具体定价,首场仪式为企业免费赞助……
“让年轻人结得起婚、办得出彩,让文明婚俗成为新时尚,才是移风易俗的真正意义。”市文明办有关人士表示,这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融合绍兴传统文化的婚礼,也能吸引外地甚至国际友人来绍兴旅行办婚礼。

婚俗新风正形成
到新农村、公共空间举办婚礼,正在绍兴年轻人中悄然兴起。
据“陆游的乡村世界”项目负责人、乡村运营官刘钊林介绍:“去年,坝头山村举行了20多场乡村婚礼,最初是由本村的新人引流,吸引了来自周边的新人前来举办婚礼,结合我们的乡宴中心,婚礼办得既新颖又节约。”
在他看来,随着坝头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越风有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的试点区,他们将尝试引入婚庆策划团队,为到这里举办婚礼的新人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越城区坡塘村党委书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罗国海的通讯录里,多了不少想到坡塘村举办婚礼的新人。去年,村里举办了一场茶园婚礼、一场素食婚礼,让不少准新人“盯”上了家门口的婚庆资源。目前,坡塘村云松自然村茶园边上有一个可以容纳300人的“云上舞台”,这里将是今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茶园主题婚礼的主要举办地。
看似简单的婚礼,实则是文明实践的深层变革。罗国海说,这一场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不仅是一次浪漫的结合,更是一场移风易俗的实践,让传统习俗焕发新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等新观念深入人心,为现代婚礼新风尚提供了新思路。
多年来,绍兴致力于打造全域文明高地,持续深化“浙江有礼·德润越地”市域文明新实践,无论是光盘行动、志愿服务,还是移风易俗宣传等,都成为绍兴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亮底色。这次推出“越风有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婚礼”移风易俗文明实践项目,整体思路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绍兴历史经典产业融入婚礼,以新时代文明婚礼平台这一崭新品牌,串联起现代婚俗、乡村振兴建设、传统产业推广、公益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等多元内容。
从“天价婚宴”到“文化婚宴”,从“讲排场”到“讲传承”,绍兴正用文明基因重构婚俗文化。正如婚宴上开启的那坛“女儿红”,历经岁月沉淀,终将酿出醉人芬芳。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创新模式,或许正是移风易俗的破题之钥。
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将以点上试点突破、再逐步面上复制推广的方式,通过市场化引导为主、文明办倡导为辅,来反对餐桌浪费、抵制高价婚宴、盘活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办好一场婚礼,感动一对新人,影响一批群体”,把文明工作做进群众的心坎里。力争把该项目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创新项目和移风易俗创新项目,助力加快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