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流浪动物何去何从?看城南秦望社区“一举两得”——
2只流浪犬有了家 居民的担忧也没了
近日,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秦望社区创新推出“居民情报网+爱心收养”机制,仅用一周时间,就成功为2只流浪犬找到新家,同时化解了居民对流浪犬带来的安全和卫生健康问题的担忧,为基层治理增添了一条温情注脚。
“春天到了,每晚此起彼伏的犬吠挺影响休息的,而且更担心老人小孩的安全。”一周前,住在承天苑4幢的王女士在社区议事群里的一番话,引起了许多居民的共鸣。原来,最近小区里来了不少流浪犬,一些爱狗的居民会去喂养,但部分居民却有点担心。
获悉这一情况后,秦望社区迅速行动,在社区网格员鲁青青的牵头下启动了“文明养犬联席会”,一方面搭建起流浪犬的情报平台,另一方面也收集一下大家对此事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全面收集流浪犬线索,社区在小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同步开通了‘流浪犬线索征集通道’,鼓励居民积极提供信息。同时,依托楼栋长和志愿者构建起‘流动观察哨’。”社区党委书记徐玲玲告诉记者,这些“观察哨”分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对流浪犬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实地走访和居民提供的线索,社区工作人员很快精准锁定了长期盘踞在承天苑4幢的2只流浪犬。随后,社区党委马上牵头搭建了资源对接平台,联合平水小动物保护协会和辖区爱心居民,共同开展流浪犬收养工作。为保证捕狗行动顺利,社区工作人员和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连日对流浪犬进行投喂,与它们培养感情。
“这些流浪犬长期在外面流浪,对人比较警惕,我们只能慢慢来,通过投喂让它们逐渐信任我们。”徐玲玲说,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有人带着食物过去,一开始流浪犬看到陌生人就跑,后来慢慢就敢靠近了。经过几天的努力,流浪犬终于放下戒备,工作人员在动保协会的协助下,顺利将它们关进笼子。
爱心居民郑大姐一直关注着流浪动物的情况,当她得知社区开展流浪犬收养活动后,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我家里已经养了好几只狗,都是领养的,看到这些流浪犬无家可归,真的很心疼。”郑大姐希望能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在社区和动保协会的帮助下,郑大姐成功将两只流浪犬领养,并将这两只狗送到乡下,由其母亲先照料一段时间。
为了让领养居民更好地照顾流浪犬,动保协会还开展了专题讲座,从流浪犬的心理、生活习惯到健康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很多流浪犬因为长期流浪,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引导和照顾,如此才能让流浪犬在新家里健康快乐地生活。”动保协会的专家说。
这几天,社区干部又在绿化带等区域增设了“文明养犬提示牌”,提醒居民文明养犬,共同维护社区环境,以防止流浪犬问题出现反弹。同时,联合公益宠物医院推出疫苗优惠套餐,鼓励居民为宠物犬接种疫苗,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社区还组建了“文明督导队”,定期开展养犬知识讲座,向居民普及养犬的法律法规和文明养犬知识。
“基层治理需要刚柔并济。”徐玲玲表示,“居民情报网+爱心收养”机制,不仅解决了流浪犬带来的困扰,更展现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紧密联动,让社区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实现了社会温情和基层治理精细化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