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金华

新农人 | 严立:“田保姆”办起“田间学校”

发布时间:2025-04-16 14:02:21 来源: 学习强国 金华学习平台 作者:韦敏航

  近日,在位于金华东阳市六石街道的东阳市六石东美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育秧车间里智能催芽设备正在运转。“我们一天能育出350亩稻田的用苗量。”负责人严立指着车间里忙碌的机械臂介绍道。从育秧到插秧、从植保到烘干,严立打造的“水稻全周期服务链”已覆盖周边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

  严立是一名“粮二代”。2008年,他从岳父手中接过接力棒。“岳父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三十余载,但年事渐高有些力不从心,我就对他说‘让我试试吧’。”当时才20岁出头的严立撸起袖子,第一次握住了“沉甸甸”的稻秧。

  这一试,就是17年。从最初帮岳父打理稻田,到如今在东阳、丽水两地承包了4000余亩粮田,严立把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土地。他不仅继承了老一辈的农业传统,更勇于创新,将现代科技融入农业生产中。

  2010年,严立投入积蓄购置了当地的第一台拖拉机和插秧机。很多人笑他“花钱买铁疙瘩”,可严立知道,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农耕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该改变了”。在购入机械化设备的同时,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014年,严立成立了农事服务中心,又购入收割机、烘干机等现代化农业设备,在满足自身生产的同时,也为周边的种粮户提供便利,并逐步根据种粮户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农事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除了提供机械作业服务,严立的农事服务中心还涵盖了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农业服务链,实现了从“耕者有其田”到“服务者助其田”的转变。“我们合作很多年了,有需要打一个电话他就会过来帮忙,不仅效率高,价格还实惠。”种粮户吴忠平说。农事服务中心的深加工服务,更是提升了其附加值,比如将稻谷加工成优质大米甚至酿酒等。

  无人机、插秧机、收割机等组成的“农机军团”,在为农户提供“保姆式”服务之余,也成为严立“传帮带”的最好教具。“从最初指导周边自主购买机械化设备的农户开始,徒弟一个带一个,不断有年轻人被推荐过来学习,现在服务中心甚至有了一批00后农机手。”严立说,年轻人对新技能的接受能力强,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各种农机。

  “我们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农机服务中心,让农业变得更简单、更高效,目标是实现服务需求线上接单、作业进度实时监控,让农户种粮就像点外卖,一下单立马派单服务。”从传统稻农到现代“田保姆”,这位38岁的“新农人”说出了他的未来愿景,“我要让更多年轻人看到,种田也能成为体面的职业”。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