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
金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高水平建设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多金华贡献。
深挖理论富矿,做实循迹溯源“金华篇章”。深化“溯源新思想”理论研究传播转化,围绕总书记关于金华加快建设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的要求,形成一批具有金华辨识度的重大理论研究课题。打响“婺江潮声”传播品牌,办好“后陈经验”提出20周年理论研讨活动,培育一批跨界“名嘴”,推动形成爆款理论传播成果。
聚力创新发展,擦亮“横店影视”金字招牌。推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深化改革,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影视”行业应用中试基地,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三都影视谷集聚平台,推动头部企业实体化落地,打造高能级创作平台。坚持开放合作,拓展交流合作渠道,提升国际影片交易会影响力。深化院团改革,打造戏曲传承“浙婺样板”。持续深化浙婺院团改革发展,优化婺剧传承发展生态,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发挥“以老带新”机制,全力冲刺浙婺第六朵梅花。实施婺剧新时代精品创编工程,推进时代性婺剧精品创作,冲击文华奖等重磅奖项。培育打造婺剧“网红IP”,加强婺剧海外展演,扩大提升婺剧国际知名度。
立足文明探源,打响“万年稻源”文化标识。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上山文化立法工作,加快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挂牌、上山遗址博物馆建设,上山遗址申遗争取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加强上山文化推广交流,办好上山文化国际展览,筹备上山文化命名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活动,讲好上山一万年的故事。
发挥资源优势,彰显“千载婺学”时代价值。实施“婺风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建设婺学数据库,编制《金华学派研究规划》,深化吕祖谦与金华学派、陈亮与永康学派等“婺学学脉”的系统研究阐释,打造提升胡公、陈亮文化展示,开展南孔文化周系列活动,提升“金华学派”文化影响力,提高“千载婺学”品牌辨识度。
注重活化利用,塑造“百工艺都”文化品牌。大力推进百工百艺文化传承发展,保护弘扬婺州举岩、磐安赶茶场、浦江板凳龙等人类非遗,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展览,力争金华火腿、金属雕等产业纳入省级历史经典产业目录,推动金华特色工艺美术呈现新形态、焕发新生机。
培塑文明新风,构筑“德耀八婺”精神高地。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深化“文明乡厨”五化基层改革,整合“文明实践+活动载体”,提升文明活动质效。常态化开展致敬“时代楷模”徐利民学习宣传践行,加强“信义金华德耀八婺”公民道德品牌建设,出台《金华市道德模范关爱礼遇办法》,加快构建八婺“好人群像”。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