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要“守艺”更要“传艺”
发布时间:2025-04-10 16:52:03
来源:
省委宣传部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我与木头、海浪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这些年,眼见着老手艺在时代浪潮中飘摇,心中五味杂陈。最揪心的有“三难”:年轻人不愿学,手艺难传;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难融;社会关注少,传统技艺的经济价值难现。
面对“人走艺绝”的困境,我带着团队摸索出路。首先要让手艺“活”起来。我们在中小学校开设非遗课堂,把刨刀、墨斗搬进文化礼堂,手把手教年轻人打船钉、捻船缝;与职校合作开发课程,让晦涩的技艺变成看得懂的“文化密码”。其次要让手艺“闯”出去。我们打造非遗研学基地,用AR技术还原古船航行场景,让游客“穿越”到百年前的渔港;为景区定制仿古船,让木船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摆设,而是能载客、能体验的活文化。此外还要让手艺“养”得起人。要把技艺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让学徒们靠手艺吃上饭。因此我有几点期待:比如将木船制造技艺纳入地方职业资格认证,让学徒有奔头;推动“非遗+产业”深度融合,让老手艺对接新市场;打造一个集工匠培训、文化体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平台,让传统技艺扎根乡土,生生不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岑国和)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