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小伙俞泽雨:20年栽一朵生命之花 用个人善举带动更多人

俞泽雨
经过292分钟的采集,来自杭州钱塘区的27岁小伙俞泽雨顺利捐出28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179例、杭州市第369例、钱塘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俞泽雨这颗善举的种子早在20年前就已在他的心里埋下,在今年春天开出了生命之花。
那时,年仅七八岁的俞泽雨第一次通过“牛奶”了解到献血。他回忆道:“我爸爸自2004年以来就多次参与无偿献血,每次他都会把献血送的牛奶带回家给我喝。”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期间,俞泽雨主动走上献血车,开启了自己的献血之路,还带动宿舍同学一同参与。工作后,他坚持每年献血一次,将这份爱心持续传递。
2023年3月,俞泽雨在献血的同时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作为一名高分子研发工程师,严谨是他的态度。“献血之余,我也通过一些医学公众号和专业论文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当谈及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的入库总人数、捐献流程等内容时,一系列专有名词、数据他都脱口而出。俞泽雨说:“入库前深思熟虑,入库后义无反顾。”
令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半后,他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配型成功概率只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想过要等十年、二十年,没想到这么快。”俞泽雨说。挂断电话后,他第一时间与妻子分享了这份惊喜。入院5天来,妻子全程陪伴在他身边,也深受触动,她在病床边说道:“等他身体恢复后,我们会继续坚持一年一次献血,下一次献血时,我也将采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为确保本次捐献顺利进行,俞泽雨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调整生活方式。尽管体检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正常,他仍主动优化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睡眠、增加运动量。“希望能以最佳状态完成这次捐献。”
病床边,有一封来自受捐者的手写信。信中,受捐者对完全陌生的捐赠者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并表示康复后将把这份“热血”继续传递下去。面对这封感谢信,俞泽雨说:“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生活。”
从父亲献血到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以个人善举带动更多人,俞泽雨的爱心接力,不仅影响了身边人,更彰显了当代青年的社会担当。
(本文图片来源:钱塘新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