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杭州

20余项春日限定体验!桐乡“清明轧蚕花”民俗会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5-04-02 14:32:48 来源: 潮新闻 潮新闻 记者 宋彬彬 共享联盟·桐乡 徐振华 姚莉 赵海俑

  3月29日上午,嘉兴市“礼堂一嘉人·四时‘美’相逢”活动暨第九届桐乡市“清明轧蚕花”民俗会在河山镇八泉村如期开启,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春日乐趣的盛会,安排了20余项春日限定体验,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蚕乡魅力。

  9时许,随着蚕花鼓敲响,一年一度的蚕花盛会正式开始啦!虽然天空还飘着细雨,但挡不住蚕农们来讨个好彩头的热情,“早就听说河山蚕花会很热闹,今年算是真切体会到了!”从杭州赶过来的游客赵利华说,来到河山,还能品一口春天里地道的芽麦塌饼,可谓不虚此行。

  “蚕花轧得越闹猛,收成就越好。”在当地村民口中,这是一场祈求风调雨顺、蚕花茂盛的盛会。

  活动现场,“蚕花祭”这一古老习俗重现在大家眼前,敲蚕花鼓、诵祭文、上蚕香、行祭礼、求蚕花……随着蚕神祭祀仪式的结束,只听见一声铜锣响起,民俗巡游开始了!

  锣鼓唢呐队、十二花神队、舞龙舞狮队……来自桐乡各镇(街道)的民俗队伍一一出场,簇拥着象征美好的“蚕花仙子”随花船翩然而至,一路给市民撒下寄托着美好祝福的蚕花,为大家送上祝福,祈愿蚕花茂盛、风调雨顺!沿途的市民则纷纷拿起相机、手机靠近拍照、“轧闹猛”,争相目睹“蚕花仙子”的风采,也为沾一沾“蚕花仙子”的喜气。

  蚕花高台上,古装扮相的“蚕花娘娘”洒下蚕花喜果,向大家送上风调雨顺、茧子丰收的祝福。

  此外,还有民俗巡游、高杆船技展演、蚕桑丝织技艺展演、蚕丝被服制作展示、剥丝绵大赛等一系列独具蚕乡风情的民俗活动,将旧时清明“轧蚕花”的盛景,再度呈现出来。

  据悉,嘉兴市“礼堂一嘉人·四时‘美’相逢”活动,是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要阵地,链接文化特派员资源,开展农事体验、民俗传承、文化传播以及村礼市集等内容的四季活动,推动文化特派员更好在乡村种文化、育文明、促共富、展示美,以文化+旅游、文化+民生等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活动现场,记者就遇到了“博士村长”省级文化特派员顾兴国,他正在推荐起蚕桑农遗研学课程。他说,蚕桑农遗研学课程整合了村里的蚕桑文化、美丽乡村等资源,打造了一站式沉浸式的蚕桑课程体验。通过开发蚕桑农遗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路线,进一步促进蚕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升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对蚕桑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同时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趁着假期,带孩子来了解种桑养蚕的知识,这一定很有意义。”上海游客杨齐是八泉村桑野岛的常客,经常会带着家人来这里度假,看到顾兴国推荐的研学课程,立马起了兴致,他当场就预约起来。

  一蚕一桑,一丝一缕,“清明轧蚕花”在传承创新中被不断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

  为了把这个民俗活动办得精彩热闹,河山镇也做了许多的创新。以“春”为轴,以“融”为笔,本届活动创新推出春日主题矩阵,设置了“春游”“春集”“春赛”“春宴”“春福”“春学”“春乐”等“春”系列活动,通过场景重构与创意表达,让千年蚕俗焕发新颜,让江南春意触手可及。

  桑叶吐绿、蚕花茂盛的三月,当“文旅雅集”“非遗美食集市”遇上“轧蚕花”,除了好看的表演,还有各色传统非遗美食和各地文创产品。

  “春宴”上,以马兰头、螺蛳、甜麦塌饼、蚕豆等时令风物为媒,将田野的馈赠化作餐桌上的诗意,并推荐打卡美食店,让市民游客从味蕾深入感知江南春日的鲜活。

  绿茵草坪上,奏响春之乐章。挑春水、猜春耕、印春景……农耕文化活动趣味横生;作花笺、折蚕花、DIY气球花……童声笑语与春天交织成诗。

  桐乡,“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区和保护地,全省首批蚕桑丝织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河山镇作为桐乡蚕俗文化的集聚区,始终保留着蚕桑传统习俗和地域风貌,不仅建成了桐乡市非遗馆蚕俗分馆,还持续举办“清明轧蚕花”民俗活动,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重要阵地。

  “我们已经连续九年举办‘清明轧蚕花’民俗会,通过蚕花礼、民俗巡游、踏白船竞技赛、蚕桑丝织技艺展演等独具蚕乡风情的民俗活动,逐步恢复旧日清明轧蚕花的盛景,让桐乡人老底子的记忆又鲜活地在蚕乡河山呈现出来。”河山镇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不断突出文化特色,持续丰富活动内涵,全力满足群众需求,以文助力共同富裕,为高标准打造锦绣河山,助推风雅桐乡、文化强市建设而持续奋斗、不懈努力。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