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衢州

青山绿水间寄思念

衢州生态殡葬 带来观念革新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5:00 来源: 衢州日报 记者 周芸 文/摄 通讯员 方金 龚朝阳 江瀚洋

  当海风掠过舟山群岛的浪花,当绿植扎根柯城生态园的沃土,衢州正悄然书写着殡葬文明的新篇章。2024年,全市生态安葬量同比增长37%,海葬人数较第一年增长5倍,224个家庭选择让生命以更轻盈的姿态回归自然。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背后,是政策引导与观念革新的双向奔赴。

  生态葬潮涌衢城新理念绽放生机

  3月31日上午,在衢州龙泉山生态园,一场特别的生态葬活动举行。4位逝者以树葬和骨灰撒散的方式回归大地,开启了与自然永恒相伴的旅程。

  回溯到2024年3月27日,舟山海域见证了衢州独立举办的一场大规模海葬仪式。10位逝者告别尘世,在碧涛海浪中寻得安息之所。相比2021年首次海葬时的2位逝者,人数的大幅增长,背后是生态理念在衢州家庭中的生根发芽。龙游县的钟女士和丈夫,怀着悲痛与不舍,将不到两周岁孩子的骨灰罐缓缓放入大海。那一刻,泪水与海水交织,他们呼喊着:“孩子,我们不会忘记你,有风有海的地方,爸爸妈妈就会想起你……”

  今年4月2日,衢州将再度在舟山海域举办集体海葬。目前,已有8位逝者家属报名,延续着这一绿色殡葬的做法。

  自2019年起,衢州全面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出台《关于印发衢州市区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对实施骨灰堂安置、树(草坪、花坛)葬、骨灰撒散等生态葬式的家庭,给予2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奖励。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达485例;而在2024年这一年,生态安葬奖补就有224例,增长态势十分明显。

  从2022年7月起,衢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全流程免费政策落地实施,免费对象从原衢州市区户籍人员扩大到不限户籍,免费项目由5项增至15项,每位逝者家庭平均可减免殡葬支出1200元左右。同时,《衢州有礼殡葬实施方案》的制定,进一步推广文明办丧、生态安葬、无烟祭扫,打造山区海葬、“一人一树一石”等特色殡葬品牌,截至2023年底,全市殡葬基本服务全流程政策实现市域全覆盖,各地也纷纷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

  多元化安葬方式生命与自然共舞

  在衢州,生态葬形式丰富多样,每一种都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深情思念,也彰显着对自然的崇高敬意。

  2024年3月26日,由舟山市普陀华星航运有限公司承办的衢州市集体海葬活动中,“新天恒”号殡葬专用船驶向舟山海葬的定点区域——莲花洋海域。19位逝者家属用绿丝带系住可降解的莲花造型骨灰罐放入大海。对于钟女士而言,大海成为孩子的“新旅程”起点;市民徐静专程从北京赶回衢州,为父亲选择海葬,海葬的环保特性让她坚信,以后无论心中怀念还是来到海边,都能与父亲“重逢”。

  树葬,则满含生机与希望。衢州龙泉山生态园,背山面水、风景秀丽,以景区理念打造而成。3月31日的树葬仪式上,工作人员与家属齐心协力,将老人的骨灰深埋土中,随后种下象征生命延续的绿植。去年,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丈夫因癌症去世后,将其骨灰进行树葬,而她自己也身患肺癌,二人相约共眠于生态园的水杉树下,让亲情与生命在绿树鲜花间永恒延续。

  壁葬,巧妙诠释了空间高效利用与独特纪念意义。2024年下半年,一位姐姐将瘫痪在床多年的40多岁残疾弟弟进行壁葬。她说,弟弟生前未能好好看世界,希望走后能“站着”感受世界。壁葬将骨灰盒嵌于墙壁内,上下一排双人位仅占地1平方米,一堵墙壁可安置几十甚至上百个骨灰盒,既节约土地,又为家属营造了宁静、庄重的缅怀空间。

  厚植生态理念绘就衢州殡葬新篇

  移风易俗

  衢州的公墓积极向节地生态化转型,为生态葬的广泛推广提供坚实支撑。

  衢州市第一公墓(衢江区闹桥村)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区项目,按照“公园化标准”对原生态墓区进行改造,在原有草坪葬基础上,新增260余个花坛葬、壁葬、树葬穴位。

  柯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区154个公益墓区都在按照“公园化标准”推进改造。3月28日下午,记者跟随柯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万田乡第一生态公墓。这里宛如一座宁静的公园,松树林郁郁葱葱,晚樱作为行道树增添浪漫氛围,池塘、亭子与木质栈道相互映衬。该公墓位于柯城区万田乡炉头村,占地面积41.1亩,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墓穴5768穴,其中5220穴为卧碑,其余为树葬墓穴。在这里,逝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生者前来缅怀时,也能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

  衢州在生态葬发展方面成果斐然,从理念传播到实践推行,从安葬方式创新到公墓建设,每一步都坚定不移地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迈进。相关人士认为,随着民众观念的持续转变和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生态葬有望在衢州成为殡葬领域的主流选择。

  记者手记

  从舟山群岛的海浪,到柯城生态园的绿树,从政策制定者的精心谋划,到普通民众的积极践行,生态殡葬,这一顺应时代的变革,正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衢州的生态殡葬发展,是一场文明与生态的深度融合,它不仅是殡葬方式的创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我也深知,推动生态殡葬的普及,依旧任重道远。

  未来,我们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持续拓宽生态殡葬的推广之路——比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提供更多优惠措施与资金支持;媒体充分发挥传播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殡葬的理念,消除民众心中的顾虑;社区和公益组织积极作为,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引导民众转变观念……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生态殡葬将如春风化雨,在人们心中扎根,让生命以最自然的方式延续,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水青山。

万田乡第一生态公墓。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