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绍兴

新区构建孤独症儿童全周期关爱体系

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5:51 来源: 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郑驲翎

  今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今年绍兴被确定为“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全国试点单位,滨海新区以此为契机,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政策保障、提升康复质量等创新举措,逐步构建从筛查诊断到康复救助的全周期服务体系,着力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滨海新区驻越城区残联服务大厅,马山街道居民李女士第二次来就完成了孩子异地康复费用报销手续。“第一次来这边咨询的时候,工作人员详细告知报销需要的诊断证明材料。随后,带孩子去了市妇幼保健院做了病情评估,拿到相关材料,申报过程非常顺利。”李女士感慨道。

  “我们建立健全了孤独症儿童补助发放闭环机制,持续优化申请程序、简化审批环节,在申请材料齐全的基础上,受理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对儿童监护人作出答复。同时,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依托财政一体化平台、乡镇公共服务平台、浙里基财系统形成‘线上+线下’双重审核机制,确保补助‘不重不漏,应享尽享’。”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孤独症是由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重复做固定动作等,不仅严重影响孤独症孩子与周围人的正常交流,同时直接影响到与家人的相处,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常孤独症的治疗方式以康复训练和教育为主,通过观察和干预等方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为提升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品质,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持续加强康复服务有效供给。根据新区最新政策,未满7周岁孤独症儿童和7至18周岁低保低边家庭残疾儿童,在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基本康复训练的,对其自付部分在最高补贴标准内按实给予补贴。基本康复训练项目须与残疾类别和疾病诊断相符合,包括各类改善感知、运动、认知、生活自理、社交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内容及必要的康复评估。据介绍,未满7周岁的孤独症儿童每月最高补贴3000元,每年最高补贴30000元。

  近日,在斗门街道的“快乐宝贝”儿童康复中心,6岁的孤独症儿童小晨(化名)正在接受个性化语言和手功能训练。作为滨海新区首家定点康复机构,该中心可同期容纳100名残障儿童接受康复训练,自去年投运以来,已为40余名残障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家长满意度达100%。

  从政策保障到服务创新,从专业康复到社会支持,滨海新区正以系统化、精准化的关爱举措,为孤独症儿童架起融入社会的桥梁,让更多“星星的孩子”闪耀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芒。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