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切实的关爱支持骑手跨界上岗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2:5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杨永昌

  最近,嘉兴不少外卖员、快递小哥都有了新身份,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送货之余,还组成了社会基层综合治理的一支“编外”力量。

  在秀洲区洪合镇民和社区,上百名外卖员、快递小哥成为“骑迹管家”,在送单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反映发现的各类问题,还能参加“随手拍”等活动兑换生活用品,帮助社区解决服务“最后一米”问题。

  首先,我们要为骑手跨界上岗点赞。外卖员和快递小哥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代表,工作特性使得他们对城市各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吸引他们参与社区治理,既可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也能增加他们的城市归属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同时,相关部门、基层组织、行业协会等也要用切实的关爱,为骑手“建功立业”、展现“骑效”谋划好机制、搭建好舞台。比如,外卖员、快递小哥平日工作忙碌,社区如何平衡骑手的工作压力与社会治理的参与度,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若只停留在吆喝几声、走走形式的层面,不仅是资源浪费,还辜负了骑手的热情。

  对此,需要多一些深远的考虑:其一,如何让骑手的“兼职治理”与本职工作形成良性互动,而非额外负担;其二,如何构建问题反馈机制,形成“响应—改进—反馈”的闭环,避免“拍而不改”的尴尬,让骑手跨界上岗真正发挥作用。毫无疑问,上百名骑手参与的数据虽然亮眼,但如果没有配套的专业培训、响应机制和资源保障,所谓的“治理闭环”就有可能沦为数字游戏。

  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激励转化为社会尊重,而非短暂的物质刺激。让骑手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有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在这方面,嘉兴也有一些探索,“户外劳动者之家”便是其中之一。这几天,记者在位于嘉兴经开区城北路的嘉速智能交通产业园内看到,面向网约车司机群体建造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加紧施工中,从公开信息来看,这里配有心理咨询室、健康体检室、公寓、食堂、健身室、24小时休息室、免费淋浴室等。

  “豪华”配置的确让人心动,期待这些贴心驿站早日落成,把关爱落到实处。比如,心理咨询室里会有专业咨询师长期在岗,健康体检室的设备也能得到定期维护。

  基层治理的答卷,从来不在于“前半篇”的创意策划,而在于“后半篇”的持之以恒。期待镜头里的掌声能成为生活中的笑容,让社会各个群体共治、共享一个幸福美好的嘉兴。

标签:编辑: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