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舞学畲歌探寻畲乡风情
“开合、开合、开开合……”3月23日,温州市区公园路传出阵阵口号声与欢快的笑声,一群孩子随着竹竿开合的节奏,蹦跳其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游戏,而是温州日报小记者俱乐部组织的畲文化研学活动现场,小记者们通过跳竹竿舞、学畲歌等活动沉浸式感受独特的畲族风情。
两根竹竿平行摆放在地上,两根竹竿在上方有节奏地开合。小记者们两两一组,勇敢地加入竹竿舞的队伍。竹竿舞讲究配合与节奏,起初,小记者们手忙脚乱,不是跟不上节拍,就是险些被夹脚。在非遗传承人雷秀娇的指导下,大家逐渐找到感觉,动作越来越流畅,欢笑声此起彼伏。“太好玩了,我感觉自己都快飞起来了!”小记者钱旭恒兴奋地说道。
竹竿舞余兴未消,小记者们又围坐在一起,开启畲药香包制作之旅。桌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丝线、柔软的棉布和散发着独特香气的畲药香料。雷秀娇一边展示精美的成品香包,一边细致讲解制作步骤。讲解完毕,小记者们迅速行动起来,穿针引线、填充香料、缝合收口,现场好不忙碌。个别手法娴熟的小记者,没一会儿就制作出小巧玲珑的香包。更多的小记者不是在打结就是在布料缝合上遇到麻烦。不过,在老师和小伙伴的帮助下,他们都顺利完工,拿到属于自己的香包。
“细仔小小学耕带,祖上手艺传下来……”活动接近尾声,悠扬的畲歌悠悠飘荡。小记者直言“畲语太难了”。见此,雷秀娇逐句教唱,从简单发音到复杂旋律,小记者也从最初的羞涩开嗓,到最后有模有样。
“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亲身体验才知道,跳竹竿舞、做香包、学畲歌这些都这么好玩,我以后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小记者陈奕骁兴奋地分享。小记者周玹伶家长感慨:“回家途中,孩子一路上都在讲今天的经历,看到她对非遗文化这么感兴趣,还学会制作香包,懂得和小伙伴协作,感觉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