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富阳马爷爷,要把“育人”这件事一直进行下去

富阳区传媒中心供图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决定,授予100名离退休干部“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68岁的杭州富阳人马钢民位列其中。马钢民是原富阳三桥中学和青云辅导学校校长,他先远赴贵州支教,成为锦屏县第四中学的校长;回富阳后,“马校长”变成了“马爷爷”,他“千里一线牵”,继续帮助富阳和锦屏的老师和孩子们。
“好习惯,是一辈子的事。”这是马钢民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大家眼中,“马爷爷”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总是“闲不住”;而在他自己看来,“退休”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育人’这件事,我会一直把它进行下去。”马钢民说。

富阳区传媒中心供图
“锦屏情缘”从未间断
这两天,马钢民的手机响个不停,大部分来自富阳、锦屏的老师和学生,有对他评上先进表示祝贺的,也有继续找“马爷爷”聊天提问的。马钢民一条条认真回复,一则信息常常“码”上两三百字。
2019年3月,刚退休的马钢民主动报名,加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的“银龄计划”,来到贵州锦屏县第四中学任校长。近三年时间里,他“全天候”工作,把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洒在了学校。用他在富阳做校长时的“分层教学”和“全员育人”两大绝活,马钢民让一度校风涣散、管理失序的锦屏四中焕然一新,他所创立的“多班主任”“晨练自习规范”“晚自修分层学习”等制度规范,一直在学校沿用至今。
在2021年马钢民结束支教回富阳前,他建起一个微信群,里面有近100多位老师和学生。至今近三年中,这个群也成了他继续“支教”的通道,一段段对话,凝结着“马爷爷”和锦屏师生的绵延情缘。

锦屏四中师生在与马钢民交流时,发来的照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马爷爷你看,大家都在认真排队,没有一个插队的。”教师吴愿发来一张学生们的午餐打饭照片,“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想到这是您带我们养成的习惯。”
“马校长,这是我们最近做的课题,请看看有没有需求修改的。”教师姜志成通过微信群向马钢民求助。两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马钢民的“修改版”。
“马爷爷,我考上闽南师范大学了!七年前,您来到学校,我一有问题就向您请教,直到现在。”学生王树炎说,“您不仅是我的校长,更是我的人生导师。”
“忘不了您首创的‘阳光周末’学习计划,也忘不了您‘头发吹干再入睡’的叮嘱,它们不仅解我求学之困,更在我心田播下反哺社会的种子。”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彭凤城说……
马钢民对锦屏的关心和帮助也从未间断。截至目前,他通过富阳慈善总会和其他社会力量,已累计为锦屏四中捐助善款超200万元,就连马钢民本人,也将支教期间获得的20多万元补助和奖励全部捐出。
“虽然和2018年那会儿相比,锦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相对我们浙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我现在退休了,不愁吃不愁穿,所以能帮一点是一点。”马钢民告诉记者。

锦屏四中师生在与马钢民交流时,发来的照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心中有一股力量
结束了贵州支教,马钢民并没有闲下来,继续投入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育人”事业中。2021年3月,他成为了富阳区关工委“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讲师团成员,奔赴全区各地做义务宣讲,主题正是“习惯养成”和“行为培养”等。
在浙江开放大学富阳学院,马钢民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学雷锋文明守纪会学习”课。一个多小时的授课实践,马爷爷全程站着。结合多年教学管理经验,他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和一堂安全教育课。“这个主题,我在别的地方也讲过,但换个学校就要换种风格,希望能给孩子们一点帮助。”马钢民说。
在自己的老家新桐乡,马钢民给村民们上了一堂品德课。“为人处世,应该有优良的品德与人格。我们为什么要立宗祠,纪念祖先?就是要把优良的品行传承下去。为人处世,品行比才能更重要,如果有才而无德,这个人也走不远。”马钢民几句话,就连刚才还在大声聊天的村民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截至目前,马钢民先后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50余场,受教人数上万人。2023年11月,他成为了“五老”讲师团团长,组织讲师团进60所学校上课175次。
“为什么您的精力总是那么充沛?”
面对记者的提问,马钢民笑了。“我觉得,是因为心中有一股力量,每当我自己通过努力,让一个大人或者孩子更积极,更向上,那么这股力量又会增加几分,这样的话,我又怎么会感觉到累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