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章云燕,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
近日,浙江省妇联下发《关于表彰浙江省巾帼文明岗、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的决定》,嘉兴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海宁市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副主任、团支部书记章云燕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2023年12月,拥有文化活动组织、文化队伍培养等丰富经验的她被选派到黄湾镇尖山村,作为嘉兴市首批文化特派员,主要负责推动该村文旅深度融合,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一年多来,她用文化的种子播撒乡村振兴的希望,用创新的思维激活乡村文旅活力,让这个小村庄焕发出了新生机。

从“输血”到“造血” 文化赋能乡村的尖山实践
身为外村人的章云燕,初至尖山村时,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仅限于皮毛。为了精准定位该村的文化振兴路径,她并没有急于开展活动,而是选择沉下心来,深入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走访村民、倾听故事、挖掘文化。
“尖山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果蔬种植产业,但缺少一个能让外界记住的‘文化符号’。”章云燕发现,村里文旅融合发展系统规划还能进一步优化,以逐步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

鉴于此,她决定从挖掘尖山村的“老底子”文化入手,搜集整理乡土故事、农耕文化和民间技艺,协助村里提炼出“风情尖山”这一文化品牌。为了增强品牌辨识度,她协助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如“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黄湾文化旅游节暨水果采摘节开幕式、“风情尖山一起Young”音乐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让尖山村的文化IP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章云燕深知仅凭外界的“输血式”援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文化发展的难题。她认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只有让村民成为文化的主角,乡村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于是,她致力于通过培养本土文化骨干,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这一年多来,尖山村文化礼堂总是热闹非凡。“村潮”姐姐舞蹈队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技艺日益精进;她还巧妙整合资源,将市级文化馆的“潮韵·四点钟课堂”志愿服务与村里的“小眼睛里的大尖山”项目相融合,带领村里的孩子们学习语言艺术,让孩子们在旅游旺季时充当小导游的角色,不仅提升表达能力,也让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此外,章云燕还推动村里成立了乡村艺术团,吸纳农民歌手、手工艺人及青少年学生等多元群体加入。通过定期举办的演出活动,这些村民不仅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参与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一步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文化振兴精彩蝶变。
从“流量”到“增量”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数据显示,2024年,大尖山景区共接待游客50.98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达2376万余元。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章云燕的积极助力。
成为文化特派员后,她巧借短视频的“东风”,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旅游宣传短视频,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互动模式,激发村民与游客的参与热情,形成了一股自发传播的热潮。

拍摄文旅宣传短视频
同时,章云燕还依托尖山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努力深化农文旅体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在她的助推下,村里成功举办了“乡村振兴,少年启航”小学生研学之旅、“唱响大尖山”2024黄湾机车露营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尖山村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为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她看来,文旅融合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更是激活乡村经济与文化活力的关键。因此,她将本地文化资源融入景区打造规划,在大尖山景区内开设了非遗体验课程,并引导村民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让文化成为驱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乡村经济繁荣的同时,章云燕也十分注重文化对村民生活的深远影响。她通过文化赋美工程,聚焦民生实事,推动文体惠民进程,让尖山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作为文化特派员,我的使命就是让乡村的文化之树常青,让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章云燕深情地说。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崇高使命,并以优秀的成绩彰显了文化的无穷魅力。展望未来,她将继续深耕尖山村,播撒文化的种子,照亮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