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来了,乡村美了

摄影周

章安古砖文化陈列室

“山野艺术季”推出系列展览。

释藤(右)通过直播带领观众逛展。
深入台州广袤的乡村,我们发现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旖旎的文艺胜地,更是孕育艺术灵感的沃土。
近年来,一股文艺风潮悄然兴起,不仅美化了乡村生活,更以艺术之光点亮了这片土地。随着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艺术场景的蓬勃开展,台州乡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艺术赋能下的独特魅力,成为值得深入探索的焦点。
文化空间焕新
古村建筑、老粮仓、乡村咖啡馆等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在台州各地化身“沉浸式”展陈空间,让文艺的光芒在乡村的每个角落绽放,孕育着无限可能。
这个冬天,临海市河头镇成为“摄影圈的网红打卡点”,2024浙江省第二届全民手机摄影周在该镇殿前村亮相。
摄影周在现场共设置57个展览、2387幅作品。这些摄影作品被精心布置在殿前村的每一个角落,游客们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场视觉盛宴,浓厚的艺术气息久久不散。
多年来,殿前村大力改造提升村居环境,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前期修缮建设了朱氏宗祠、清风讲堂、乡村电影院和共富展馆等场馆,“这些场馆占地面积合计约2530平方米,为我们筹备摄影周提供了充足的硬件基础。”临海市文化馆视觉艺术部工作人员张凯涵介绍。
这场省级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150余位摄影家,深入这座千年古村采风创作,捕捉历史悠久的朱氏宗祠、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树群等独特风景。
河头镇的村民也加入了创作队伍中,他们用手机镜头捕捉家乡的美景,展出了近百幅手机摄影作品。90后村民钱益丽兴奋地与自己的作品《殿前老人》合影留念。“在家门口就能开展高品质的摄影展览,而且我们的作品也能亮相省级摄影活动的平台,我感到特别自豪。”
她告诉记者,在暑假期间,临海市文化馆在河头镇殿前村举办了手机摄影课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了超过200人次的村民参与培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还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发现、记录并传播着家乡的美好。人文乡村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里的人们。
在仙居的乡间,乡村咖啡馆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老粮仓变身充满艺术氛围的美术馆,精致的民宿则成为文艺活动的温馨港湾。这些文化阵地以其独有的韵味,构筑起一片片文艺的绿洲,成为开展多样化文艺活动的理想之地,吸引着追求独特体验与心灵滋养的旅人。
2024年12月,一场“山野艺术季”活动在仙居乡间启动。借力仙居深入开展人文乡村省级定向试点工作的东风,仙居策展人释藤下决心在乡村举办一场艺术展览,这份信心正是源自近年来仙居基层涌现出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
此次艺术季联动了淡竹乡、田市镇、官路镇、步路乡四个乡镇,利用山隐咖啡、田市不止山宿、老粮仓美术馆以及茶隐小院四个文化空间,分别策划了山河远阔、他乡来客、杨梅红了、入乡随俗等摄影展览和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了仙居的山水之美和地域特色。“以文化再造乡村,用艺术赋能自然,在广袤的山野间,这些空间和艺术的力量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当下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释藤说。
这些以艺术为名的生动实践,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促进了乡村精神文化的共同富裕。
张凯涵还告诉记者,在摄影周期间,河头镇还举办了古法蓝晒、移动摄影棚、画笔生花、集章打卡等活动,增强了活动的体验感。释藤也表示,随着山野艺术季的开幕,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大家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被这里的艺术气息与人文风情所打动。
文化达人赋能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只有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才能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场景。这背后离不开一群文化能人,他们或以艺术融入乡村,或以艺术助力乡村美好生活,或以艺术帮助村民开展创作。
2024年6月,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方匡水以“市级文化特派员”的身份派驻章安街道回浦村。其间,他发挥专业优势,将当地打造成书法文化村,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同时他还注意到了章安古镇独有的历史资源禀赋。
“这里拥有章安老街、章安故城遗址等遗存,特别是章安故城遗址出土的古砖、瓦当是承载着章安历史的活化石。”方匡水计划在老街成立一个古砖文化陈列室,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古砖的魅力,了解章安的历史文化。
经过精心筹备,2024年12月中旬,位于章安老街叶庭记百货店原址的章安古砖文化陈列室正式挂牌成立。
在陈列室内,东汉的铺首青铜洗、三国的人面纹瓦当、西晋的青瓷、六朝的文字砖等数十件珍贵文物悉数亮相,展现了章安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方匡水积极对接资深古玩收藏家杨昌会、姜鸣岗,大大丰富了陈列室的展陈内容。活动还推出了一系列与章安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如古砖复制品茶托、古砖砚台、古砖拓片手机贴等,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的关注。
目前,方匡水正着手将陈列室打造成一个常态运营的文化阵地,“我们计划与老街上的古郡书吧、古郡章安大讲堂、书法课堂等现有文化空间形成资源共享与联动效应,积极探索拓片艺术与书法艺术之间的融合之道,推出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艺术对乡村的介入,不仅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还有对淳朴、浓郁的乡土人情的呵护。
独立策展人、摄影师、咖啡馆主理人……仙居人释藤有着多重身份。自2023年5月,释藤在仙居开设了第一家乡村咖啡馆——山隐咖啡,之后她索性将个人工作室“茶隐小院”搬到了乡野。“我希望在‘艺术乡建’方面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比如通过我们的文化阵地,把更多优质的艺术资源带到乡村。”
2024年杨梅丰收季,释藤邀请了方国平、朱骏、王士杰、王小红和瑶歌五位资深摄影师前来到“杨梅之乡”仙居进行摄影创作。
这些摄影师精心捕捉的影像素材,经过精心挑选与编排,最终汇聚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杨梅红了”主题展览,亮相本次“山野艺术季”,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示了杨梅的诱人风采和独特韵味,还讲述了这片土地上与杨梅相关的动人故事和深厚情感。
此次艺术季还推出了“文化特派员”板块,展出了基层文化特派员们进行在地创作的影像。这些贴近生活的艺术展览,借助巧妙的展陈设计与美学布局,很好地融入自然山野之中,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视觉盛宴。
艺术为乡村增添魅力,更为乡村引流,在有着丰富策展经验的释藤看来,这是其最有魅力的地方。“以艺术为切口可以在乡村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可以培养村民的文化自觉,改善地方的文化环境。”
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