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绿”生“金” 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田园复兴 幸福续航




漫步在南湖区的乡间小径,如同走进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绿色画卷。在这片沃土上,稻海波涛汹涌,瓜果的清香扑鼻而来,村民们辛勤耕耘,既沐浴在自然的恩泽之中,也致力于生态保护,精心守护着这片留给子孙后代的纯净之地。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扎实开展,南湖区的乡村景观焕然一新。宽阔的农村公路如同纽带,将一片片美景串联,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长廊。这些风景线不仅装点了乡村的容颜,更转化为了农民增收的动脉,带动了业态的蓬勃发展,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在如画的风光中,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愈发强烈,梦想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绿色画卷生态家园的和谐之美
今年,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揭晓了全省第二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培育建设绩效评价结果,南湖区的“首善精彩幸福路”示范带荣获优秀。这条示范带起始于凤桥镇的三星村,呈“人”字形延伸至余新镇的普光村和新丰镇的净相村,绵延19公里,覆盖了余新镇普光村,凤桥镇三星村、联丰村、永红村,新丰镇竹林村、净相村等6个村落。
值得一提的是,这6个村落均已打造成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其中5个村落更是荣获“省级3A级景区村庄”称号。联丰村荣登“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榜单,联丰永红片区、三星村、竹林村、普光村更是建成省级未来乡村。
南湖区的农村,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古朴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传统手工艺在这里焕发新生。一位村民自豪地说:“走进我们村的古宅,就像穿越了时空,每块青石、每扇雕花木门、每片青砖黛瓦,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在大桥镇,胥山遗址公园成为文化新地标,新丰镇的汉塘老街亦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文化节庆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村民们自发在传统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已蔚然成风,成为了一种生活新潮流。在新丰镇竹林村,村民们通过参与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制,自觉地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还让他们开始更加留心周围的环境问题,并主动投身于环保行动之中。
如同乡村脉络的河流湖荡,也经历了有效的治理与保护。村民们通过清除河道垃圾、栽培水生植物等举措,成功改善了水质,复苏了水生态系统。如今,这些波光粼粼的河流,已成为村民们休闲漫步、垂钓娱乐的绝佳场所。此外,美丽河湖的建设也促进了周边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引来了众多鸟类和野生动物在此栖息,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自然风光。
诗意田园绽放经济新活力
白云绿水间,南湖区的美丽乡村正悄然绽放着经济的花朵,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让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
“‘渔里问道’的兴起,不仅让市民和游客眼前一亮,更让余新镇相关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余新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渔里友邻、渔里星创等创新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成功激活了沉睡的农地资源,让村民们告别了简陋的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更为乡村旅游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每逢周末,村民们便兴高采烈地入驻“青‘村’young市集”,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小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和地道的农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这里引入了专业的运营团队,成立了强村公司,专注于农村管理、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领域,精心培育着乡村经济的花朵,今年乡村业态经营收入新增60余万元。同时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将曾经无人问津的农村“死角”,华丽转身为熠熠生辉的“金边银角”。
近年来,南湖区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实施美丽经济专项行动,依托产业、农游、培训、研学,巧妙构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全区组建了14家农旅融合型强村公司,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湖区的乡村大地上,新增美丽经济业态投资8000余万元,共同打造了“十里桃花、乐享田园”等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吸引了133个农村新业态入驻,如村口咖啡的醇香、葫芦烙画的精美,都成为了乡村经济的新亮点。
乡村游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着南湖区的每一个角落。今年,南湖区更是推出了“家庭研学总动员”特色农游活动,精心打造了凤桃季、江南葡萄季等特色农游品牌,让游客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凤桥镇的“开往春天的幸福101”线路更是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成为了南湖区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国庆假日期间,全区旅游接待人次超过72万,同比增长28%。
和谐乡村造就幸福生活典范
南湖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从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起步,迈向充满活力的美丽经济,最终实现了和谐美满的美好生活。这里的农村居民,在享受着宁静祥和生活的同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在余新镇曹王村,施姑浜的钱老伯每天满怀期待地等候着那份诱人的午餐送达。为了解决高龄和失能老人“吃饭难”的问题,镇上推出了“为老助餐”服务,依托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和餐饮企业,提供了温馨的就餐服务。无论是集中用餐还是上门送餐,这份关怀都让老人们感到温暖如春。
在凤桥镇中心卫生院,一阵轻快的“嗡嗡”声划破长空,一架无人机精准地降落在起降平台上。药房工作人员迅速而熟练地装载药品,无人机随即腾空而起,飞向三星村卫生室。短短8分钟,药品便稳稳地送到了目的地,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乡村医疗的完美结合。
“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达县域中心,60分钟城市互联互通。”这组“153060”的数字,是南湖区农村公路建设的郑重承诺。这张发达而密集的农村公路网,不仅连接了乡村与城市的未来,更绘制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画卷。
近年来,南湖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遗余力地完善基础设施。通过道路的新建与改造、供水供电条件的提升、文化广场的兴建等措施,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这里,他们享受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舒适宜人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在美丽乡村的滋养下,南湖区的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斑斓多姿。村民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尽情享受文化带来的欢乐。通过举办“村BA”、“村K”、丰收集市等活动,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村民们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显著提升。这样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们的幸福感满满,对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图片由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