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金华 >

浦江乱弹火爆“金华村晚”!金奖剧目《97枚公章》背后故事更动人

发布时间:2024-12-05 10:49:00 来源: 潮新闻 潮新闻 记者 石磊 通讯员 陈安妮

  日前,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我要上村晚”戏曲大赛落幕,浦江戏曲获得大丰收,成了当地票友热议的话题。

  12月3日,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我要上村晚”戏曲大赛现场,浦江戏曲大放异彩。浦江乱弹传习所的《97枚公章》与芳华婺剧团的《我祖上本是簪缨之家》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

  “《97枚公章》这个戏,真是看得人热泪盈眶!”来自浦江县浦南街道的张姓观众激动地说。这部浦江乱弹小戏,以独特的视角和紧凑的剧情,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97枚公章》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浦江的真实故事。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解决了浦江西北山区20省道拓宽改造的难题,让山区群众走上了“小康之路”。工程完工后,村民们自发寄出了一封盖有97个村民委员会鲜红印章的感谢信,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这封感谢信,正是《97枚公章》的创作灵感来源。

  “《97枚公章》是此前我们馆与县人大合作,由我馆主导创编并排练的剧目。”12月4日,浦江县文化馆长项鸿扬告诉潮新闻记者,“我们的初衷是通过这部戏,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真实故事,并深切感受到那份深厚的为民情怀。”

  剧中,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将故事中人物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当那封盖满印章的感谢信出现在舞台上时,不少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另一边,芳华婺剧团的《我祖上本是簪缨之家》也毫不逊色。这部戏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演绎,从服饰妆容到唱腔,都经过了精雕细琢。演员们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尽显婺剧的深厚底蕴。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戏,展现婺剧的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婺剧的文化。”这家民营婺剧团的负责人说。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现场观众和评委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浦江戏曲揽获一金一铜,不仅是对参演团队的肯定,更是对浦江戏曲培育体系的褒奖。浦江县文化馆作为浦江乱弹和浦江什锦班的保护责任单位,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每年都在做大量的民间婺剧团、什锦班团队的扶持工作,包括组织公益演出、给予资金补助等。”据项鸿扬介绍,“我们还利用浦江乱弹和浦江什锦班这两种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努力创编新戏,让老一辈艺人和新一代爱好者一起探讨、同台表演。”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