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嘉兴 >

海宁版“人民理发师”,40年来只收10元一次

发布时间:2024-11-20 16:47:20 来源: 潮新闻 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宁 胡雪琴

  近期,湖南怀化女理发师李晓华火遍全网,大家都被她的真诚和专业“圈粉”,而在海宁的古镇上,也有一家开了40年的人气理发店,多年来理发一次只收费10元。

  理发店师傅于用明,有60多年的理发手艺,用贴心的服务和实在的价格,为乡亲们打造出满意的发型,吸引无数老朋友前来理发,有时甚至排起长队。

  大半辈子只做理发一件事

  沿着潺潺运河,走在长安镇公庆街的路上,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阳光撒在树叶间,一棵大树旁,印有“理发”二字的老房子,就是于用明的如意理发店。

  “老于,前面还有几个人?想理个发。”

  “老于,我又来啦,还是老样式哦。”

  一大早,如意理发店就开始热闹起来,于用明忙得脚不沾地。

  走进店内,映入眼帘的是富有年代记忆的复古陈设。墙上是一面大玻璃镜子,长长的案板上,摆放着乌木梳、剪刀、吹风机等各种老式理发工具。

  一张岁月留痕的铸铁理发椅,皮面已被磨得油光锃亮。理发椅上,多少孩子们从懵懂走向青春,年轻人从青涩迈向成熟,老人从乌发渐成白首……

  老于说,这是陪了他六十多年的镇店之宝,虽然看着老旧,但坐上去软软的,还能把靠背放平,用起来很灵活。

  老于今年79岁,17岁就踏上了“剃头匠”这条道,大半辈子只做理发一件事。老师傅虽然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笔直的身子能站上一整天,日复一日地坚持为乡邻理发。

  “教我手艺的师傅都没在了,我现在年纪也越来越大,不能做复杂的造型,但还能为每一位来的顾客理个舒服的头。”老于很满足自己的理发事业,即使全年无休,从白天忙到晚上,他也乐此不疲。

  来如意理发店的多是老顾客,几十年来就认于用明的剃头手艺。于用明与这些客人已经十分熟悉,无需多说几语,便能默契领会他们的剪发需求。

  朱如敏今年72岁,家住海洲街道,每次理发都会专程来长安找老于。“来一趟是有点麻烦,不过他的手艺好,服务亲切,我喜欢来。”朱如敏乐呵呵地说,“每次剪完都特别满意,这就是咱老百姓的理发店。”

  老手艺更有老情怀

  老朋友的到来,有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剃一个头,而是为了能享受一次清爽的刮胡服务。

  “现在还刮脸的店难找,这里不仅服务仔细,刮脸、修眉全都给你弄好,价格还很实在。”郭现福是这家店的忠实顾客,基本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平常周末来,都要排队等一会儿。”

  洗头、理发完成,只见老于搬动椅子的扳手,“咔嗒”一声,将靠背徐徐放下。客人微闭双眼,等待舒服的“修面”服务。

  接着,老于拿来热烘烘的毛巾敷上,给顾客捂一段时间后,再抹上肥皂浆,用泡沫软化胡须,用剃刀在面颊、下巴、脖颈、耳廓轻轻游走一番,胡须汗毛就被一扫而光了。

  一整套流程,只要20多分钟便可完成。“从头到脸都清清爽爽的!”郭现福理完头,看着镜子里清爽利落的造型,露出满意的笑容,“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如意理发店,总能让顾客“笑着走进来,再笑着走出去”。作为长安最早一批理发店,于用明一干就是大半辈子。这里没有显眼的招牌,没有华丽的装修,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老手艺和老情怀。

  在如意理发店,一把理发椅、一面镜子、一把剪刀,见证了时间的流转,记录了一代人生活的点滴,40年岁月并未削减它的魅力,反而使其韵味悠长,成为人们心中一处温情角落。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