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全面推进“我们的家园”行动 描绘城市新景
宁波东部新城。宁波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新景。自2005年入选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至今,“文明城市”一直是宁波历久弥新、愈擦愈亮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宁波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不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路径,迭代升级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推动“从政府主导向社会自觉”“从过程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实现了城乡品质和基层治理整体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新形势,今年,宁波在全市部署实施“我们的家园”行动,并以此作为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激发群众主体意识,进一步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力争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
如今的宁波,随处可见文明的印记、幸福的痕迹,一幅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文明图景徐徐展现。
慈溪新浦镇“美丽庭院我来评”活动。宁波市文明办供图
夯实基层基础服务民生之需
行走在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村,花草傍路、水映农居,整洁有序的庭院里,村民们闲话家常,小朋友们玩闹嬉戏,分外温馨。村民们开心地说:“这两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2020年,奉化区开展“我们的家园”创建活动,以和美、洁美、幸福为目标,发动群众改善提升社区、乡村生活空间;开办老年食堂,发动党员群众轮流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在家园建设中的作用、丰富活动内容等一系列举措,带动全域美丽蝶变。截至目前,奉化区已创建“美丽庭院”5000余个、“美丽街区”5个,建成省级未来乡村7个、未来社区2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79个。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幸福。今年,宁波以奉化区试点为基础,在全市推广“我们的家园”行动,就是以村社为重点,通过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汇集、人才向基层输送,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家园,用心用情满足群众新期待。
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家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设置了家园红、家园美、家园善、家园礼、家园爱、家园和、家园安、家园乐、家园福、家园绿10方面工作场景,涵盖思想道德建设、村社管理治理、‘一老一少’关爱、有礼风尚培育、平安环境营造等方方面面,以此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宁波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鄞州区推广“共享花园”,扮靓城市角落。鄞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美好家园
家园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同体,“我们的家园”行动,既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
近段时间,鄞州区中河街道风格城事小区98号楼道的微信群格外热闹,热心居民们正在为改造后的楼道如何更实用出谋划策。早在2020年,该小区92号楼的36户居民众筹42万元,用3个多月的时间,让楼道公共区域旧貌换新颜,成为居民们开展文化活动、促进邻里交流的新阵地。之后,“共享楼道”模式在鄞州区逐步推广,越来越多老旧楼道“华丽变身”。今年,鄞州区“共享楼道”入选了“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第三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名单。
共建共治共享,一直是宁波文明创建的关键词。为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我们的家园”行动中,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我们的”这一主线,搭建平台载体,汇聚各方合力,让“美好家园共同缔造”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需求。
一大批有特色、有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做法由此涌现:
海曙区启动“家门口”的幸福圈系列活动,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助老扶幼,建成15个康养联合体、250多个老年共享餐厅(助餐服务点)等载体,推出“小候鸟”公益暑托班、“浙风十里·亲子有礼讲堂”等项目,让老人和少年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服务;
北仑区各街道纷纷建立“文明找茬团”,鼓励热心市民查找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短板,并通过“街道—社区(村)”双向反馈机制,及时有效解决,增强了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鄞州区在“共享花园”“共享楼道”等共享系列建设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出“5L家园共享计划”,编纂25个共享项目建设指南,梳理“我们的家园”行动“百姓百项”指导菜单,发布十大“家园美”项目,让市民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踊跃成为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北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理论进乡村”活动。宁波市文明办供图
强化常态长效涵养文明新风
涵养文明新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每月15日,是奉化区的“家园日”,各乡镇(街道)都会组织村(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辖区居民就近提供便民服务。
不仅是“家园日”,眼下,宁波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梳理推出82个各具特色的“我们的家园”行动项目载体,推动基层理论宣讲、乡风文明建设、便民服务供给迭代升级。同时,创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礼堂日等载体,有效链接“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和每月5日的“浙风十礼”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长盛不衰。
建强基层阵地,是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的重要保证。
走进慈溪市周巷镇万安庄村,修葺后的文化礼堂焕然一新。这座宁波市四星级文化礼堂,不仅是乡村善美诗社、乡村文艺社、乡村图书馆、乡村少年宫,还经常性举办文艺演出、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成了村民“一有时间就想去”的地方。
目前,宁波全市已建成10个区(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6个乡镇(街道)实践所、2798个村(社区)实践站及2093个文化礼堂,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全覆盖。
下一步,宁波将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在家园建设中的作用,通过阵地大门常开、理论宣讲常进、群众实事常办、志愿服务常有、文体活动常新、大师能人常驻、文旅产品常在、村民游客常到等一项项举措,将其建成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精神共富的文化空间、赋能发展的共享平台、凝聚民心的坚强堡垒。
同时,宁波还将探索创新“我们的”系列文明培育行动,持续做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市集”“我们的家风”等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内容、服务送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