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60年!桐乡耄耋老人在屋顶上做“艺术品”
上世纪80年代,桐乡人沈华良在苏州为古建筑做修缮的时候,大概也想不到,这份手艺将伴随他一辈子。
中国传统建筑中,为了彰显建筑华丽,必在屋脊飞檐上精雕细琢,赋以美轮美奂、各具形态的祥瑞形象,这些便是石灰堆塑,也叫“灰塑”“灰批”。
桐乡灰塑主要用于寺院及园林建筑的屋顶装饰,其作品体积大、跨度长、大都讲究对称,因此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沈华良,可以说是桐乡灰塑“第一人”。
为传统建筑“锦上添花”
高桥演教禅寺,随处可见的精巧灰塑,让我们得以一窥沈华良精湛的技艺。“像这个‘咬脊龙头’,高近两米,长数十米,横跨整个大殿屋脊,必须爬到屋顶上,现场做。”
上世纪90年代,得知演教禅寺需要修缮,沈华良主动请缨接下任务,历时近4个月的风吹日晒,屋脊上的“艺术品”终于顺利完成。
“灰塑首先要练就一手泥瓦匠的功夫,还要懂得基础的美术,难度比较大,最重要的还是肯吃苦。”修缮古建筑,沈华良的底气来源于手上的“真功夫”。
1945年,沈华良出生在高桥村素鸡浜组,这里曾被唤作“泥瓦村”,沈华良的大伯沈世安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瓦匠。1962年,沈华良初中毕业,开始跟着大伯学习打灶头、做灰塑。这个选择,既是兴趣所致,也是为了解决生计。
勤奋学习、不怕吃苦,沈华良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出师了。之后的十几年,他主要做的是打灶头、画灶画。直到1978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华良陪妻子回了一趟苏州的娘家,无意中从广播中听到苏州古建筑公司招工的消息。抱着试试的心态,沈华良报名参加了考试。没想到,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灰塑手艺,沈华良从17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考了第一名。
此后的四年,沈华良都在苏州工作,带着工人参与了许多苏州古建筑的修缮。正是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沈华良在灰塑方面的系统知识和技艺。
1983年,沈华良回到了桐乡,继续埋头钻研灰塑技艺。直到高桥演教禅寺的创作,他艰辛的付出为桐乡灰塑打响了名气。随后,福严寺、崇德孔庙、濮院香海禅寺、乌镇石佛寺、屠甸寂照禅寺等寺庙及古建筑的大型灰塑,纷纷慕名邀请沈华良创作。
修修补补、雕雕画画,时间转瞬即逝。如今,沈华良已到了耄耋之年,现实的身体状况也不再允许他爬上高高的屋顶,但几十年来的创作成果,不仅凝结在一个个古建筑上,也烙印在他那双由于长时间接触石灰,而有着明显干裂痕迹的双手之上。
2009年,桐乡灰塑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沈华良成了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双龙抢珠”“十八罗汉”“十二生肖”“瓦将军”“咬脊龙头”等灰塑作品,如今也在桐乡市非遗馆收藏、展出。
用灶画绘尽人间烟火
旧时江南地区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一幅幅仔细勾勒、寓意丰富的灶画,凝聚着老一辈民间手艺人的智慧结晶。
除了灰塑,沈华良还是灶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过去几十年,他让这些色彩走入了桐乡千家万户的厨房,让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多了一丝韵味。
在沈华良家的厨房里,他亲手打的灶头上,绘有二十四孝、和合二仙、聚宝盆等色彩浓郁的灶画故事,寓意着这是一个慈孝有爱之家。
“以前灶头既是装饰品又是日用品,一日三餐都是靠灶头的。灶画主要是为了讨吉利,题材多以财神、菩萨为主,邻里之间大同小异。”灶画,虽说是由泥瓦匠在灶头砌好后,信手用颜料绘于灶头上的壁画,但也很考验手艺人的画功。
当学徒时,白天,沈华良跟着大伯走村串户造房子、打灶头,一边在旁边打下手,一边把大伯的手法默记于心。晚上收工后,沈华良不休息,一手拿着煤油灯,一手在石灰墙上把大伯白天的作品一笔一画临摹下来。
植物、动物、人物,各种图案反复练习,经常画到第二天天亮。沈华良熬夜画画,妻子则在一旁纳鞋底,“时间一长,一箩筐鞋底都纳好了!”忆起往事,沈华良满脸笑意。
出师后,沈华良慢慢开始尝试创新,拓宽作画题材,自创了“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风景画供村民选择,广受欢迎。上世纪70年代,公社拆了集体食堂,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打灶头,沈华良忙的时候一年要打200多只土灶,这一打一画就是十来年。
随着传统灶头的逐步淘汰,灶画正在慢慢消失。家家户户都不用灶头了,灶画还如何生存?桐乡也给出了自己的保护路径,高桥实验学校的灶画体验馆就是一个缩影。沈华良也会经常到学校里,为老师、学生提供面对面的指导。
“如今,年轻人对灶画、灰塑都很陌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个手艺传下去。”令人欣慰的是,在老人身边,儿子沈伟国和徒弟陈兴峰两个人,依旧在坚持做灰塑、画灶画……
部分图片由高桥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