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瘦20斤!杭州“小马哥”励志减肥 只为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们街道的‘小马哥’一个月瘦了20斤。大家都在说,他怎么突然减肥了?”最近,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有居民向潮新闻记者报料,说自己身边的一位保安大哥最近做了一件很“励志”的事。
“小马哥”是谁?怎么做到一个月瘦下20斤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7月25日,潮新闻记者在望江街道办事处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励志哥”。
减肥是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
小马哥原名马海清,是望江街道的一名保安。
今年7月15日,他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我是今年5月11日接到电话,说与一位白血病人适配成功了。”小马哥告诉我们,自己是2018年采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志愿者的。这是他第二次接到适配电话。
第一次虽然没有适配成功,但那次以后,他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总听说是抽骨髓,也有些害怕。不过,看到不少新闻说捐献者是手臂上采血,就没那么怕了。救人最要紧。”
5月24日,小马哥去医院进行了体检,结果有几个数据没有达标。
“一个是太胖了,医生建议我要加大运动量饮食清淡一点,等体重降下再做一次检测。”小马哥心想,三十万分之一才能匹配到。这一次,不论最终是否成功,但有救人的一线生机,他就要做好准备。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
一个月瘦下20斤,最难的还是控制饮食
首先是调整生活作息。小马哥说,从那时起,他就要求自己每天早睡早起。以前晨跑,每周最多跑个两三次,现在改成每天跑。
“6点多左右去跑,我一般会先骑车到江边,三桥到四桥这段距离跑得比较多,一开始的话,是跑5公里左右,后来自己加码,每天会跑8公里。”
对于小马哥来说,准备阶段最难的还是控制饮食,“蛮痛苦的,因为看到有喜欢吃的菜很想吃,但是不能吃。”
这一点,食堂的徐师傅印象很深刻,“他以前吃得好多,菜打得满满的,红烧肉越肥越好,不肥他不要吃的。那段时间,他早上来,一般就打碗清粥,吃拌面猪油都不加的,我们都奇怪了,小马为什么突然要减肥了?”
坚持了一个月,小马哥终于将体重从160斤降到140斤,“再次去体检,我就很有信心,这次一定能过了。”
同事眼中,他是有什么事情都会搭把手的热心人
在望江街道同事的眼中,小马哥为人随和,做事非常认真负责。
这么多年,遇到节假日,他几乎日夜值守——接待来访人员、保障值班人员餐食、调控网络设备、做好应急处置……什么活都干。而且无论是不是自己本职工作,对辖区周围发生的一切,他都格外关心。2021年一个雨天,近江西园辖区发生火情,他立即骑上电瓶车赶过去,处置完返回途中,电动车打滑跌倒,他右肩部摔伤,锁骨骨折,架上了两块钢板,直到去年才痊愈。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年,已经把这里当家了,家里有事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在生活中,他也以身作则给两个孩子做榜样。他自己献血,也会带着儿子一起做志愿者。为了弥补学历缺憾,他报名了成人专科。2015年,他报考了天津大学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每周末去学校上课,平时业余时间也要上网课,2017年,成功拿到了大专证书。
7月中旬,小马哥完成了捐献。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之前并没有告诉妻子和孩子。“后来,家里人知道了也很支持。虽说没有血缘,匹配上就是一种缘分,不管对方是谁,也算是一个陌生的亲人了。”
据了解,马海清是杭州第32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自2003年实现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杭州造血干细胞工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2023年度捐献量达43例,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三,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杭州已有3万余名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总计成功捐献330例。
杭州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处吴琼告诉潮新闻记者,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捐献的队伍中,其中不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是这群志愿者义无反顾,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接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