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清代石碑重见天日
安吉历史上曾是越国早期都邑,是浙江越文化文明的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各类古遗址、古墓等在安吉县不断被发现。日前,在安吉县农科区安城村,一位村民在古城墙附近,意外发现一块石碑。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块早已遗失的清代嘉庆年间的修桥碑记。
当天,村民王小林在村庄附近务农时,看到了泥地里的这块方正石头。“当时被泥土裹着,我觉得这块石头很不错,就准备运回家;稍微用水清洗了下,就发现了‘嘉庆’两个字,意识到这可能是文物,立即转移保护起来,并联系了安吉县博物馆的专家和农科区文化特派员。”王小林说。专家鉴定后,确认该石碑为实物,原立于安吉县城西南一处名为亘溪的河流之上。
“嘉庆癸酉,即公元1813年,也就是说这块石碑已经有211年的历史。”在王小林家门口,农科区文化特派员郑濂生介绍,石碑由当时的安吉县令陆玉书题字立碑,主要记载了徐家三代人筑桥及同乡共同出资建桥,并改名“同善桥”的故事。
据悉,在清同治版《安吉县志》里就记载了这件事,题目“重建泥桥碑记”与此次发现的的石碑题名“重建泥桥改名同善桥碑记”有所不同,石碑还有作者落款、石桥修缮人、刻章等内容,其它正文内容基本一致。
“这块石碑保存相对完好,雕刻精美,文字端庄,楷书工整,是研究安吉本地交通、地理格局、碑刻金石等内容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郑濂生说,更重要的是,这块碑不仅说明了桥的历史,所讲述的故事还代表着一种精神的传承,蕴含着安吉前人为后人造福、为公奉献的精神。
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石碑已经被运往安吉县博物馆保存研究。后续,安吉县博物馆将根据相应的条件,对石碑进行展示。“可以让更多人从石碑中了解安吉历史,学习为公奉献的精神,更好讲述安吉故事。”安吉县博物馆文保部主任王卫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