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他们是风雨中的龙泉“守护者”
近段时间,持续的强降雨天气给龙泉全市上下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个个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没想到半夜了,你们还会来”
6月14日22时—15日1时,强降雨夜袭龙南,建兴村雨量达到104.8毫米,龙南面雨量为65.8毫米。
龙南乡第一时间启动叫应机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加强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巡查频次,并通知雨量较大的村,逐门逐户叫应叫醒村民采取防范措施,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巡查中,乡、村干部发现建兴村上兴自然村一老人家中大量进水。此时,老人正无助地站在椅子上,为防止掉入水中,她紧贴着墙壁,紧紧地抓住门框。
“我以为要在椅子上蹲一夜了,没想到半夜了,你们还会来。”救援干部的到来,让老人顿时安心下来。

“阿姨,别怕!慢慢趴上来,我背你出去。”驻村干部叶青一边弯下身体,一边温柔地安抚着老人。待老人趴好后,叶青用手紧紧地托着老人,背着老人慢慢往村避灾安置点走去。而此时的路面,积水已快到他的膝盖。

据了解,老人今年已经82岁,平日里自己一个人居住在村里,子女都在龙泉城区生活。得知母亲顺利转移并妥善安置,老人的子女对救援干部连连表示感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乡道塌方了,我们也无法进来,幸亏有你们,现在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老人的子女感激地说。
“群众安全了,我们才放心!”
“这几天雨大,咱们宿舍比较危险,需要马上转移。”6月14日晚,龙渊街道工作人员来到柴碳公司宿舍,挨家挨户劝说居民转移。

龙渊街道金乐社区柴碳公司宿舍,建设年代久远且结构老旧,在连续强降雨天气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保障住户安全,6月14日傍晚,龙渊街道启动应急转移预案,组织宿舍14户30人全员转移,并在重大安全隐患房屋附近悬挂警戒线,安排人员疏通水沟防止堵塞。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晚上21时,30人成功转移至避灾安置点。

为转移人员监测血压
在此次强降雨天气中,龙渊街道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应急备勤制度,全员下沉到一线,排查险情,妥善转移、安置群众……干部们说:“群众安全了,我们才放心!”
截至发稿时,该街道已转移人员24户53人,其中投亲靠友24人,集中安置29人,12个避灾点全部开放,被转移群众都得到了妥善照顾。
“还好听了你们的劝告”
6月12日,小梅镇梅一村一处废弃矿区附近的道路发生塌方,工作人员赶往处理时,发现矿区内还有两位老人坚守在此负责看守。得知消息后,小梅镇应急指挥部迅速响应,组织镇、村干部紧急赶赴现场,安排两位老人转移。
“老人家,这里非常危险,你们必须立即转移到镇上,吃住我们都会安排好,你们不要担心。”面对老人的犹豫和固执,梅一村党支部书记黄春瑜耐心地劝导,最终成功将两位老人安全护送至安置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6月14日晚,两位老人竟偷偷离开了安置点。梅一村村委会主任刘春晖猜测他们可能返回矿区了,于是一边向镇应急指挥部报告,另一边组织人员火速前往废弃矿区。看到老人后,他们再次细心解释天气情况,并顺利把两位老人劝回安置点。
而就在老人安全返回安置点后不久,矿区附近的道路上又发生了多处塌方。得知灾情后,两位老人拉着干部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当时真是糊涂了,还好听了你们的劝告,如果继续待在那里,我们可能就被困住了。”

目前,两位老人已在安置点安心住下,村干部也已在塌方位置拉起警戒线,提醒村民不要再前往废弃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