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 为生命加油
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
每一滴鲜血都凝聚着爱与希望,每一名献血者都是生命的守护者。2023年,东阳市有1.3万多人次参与献血,献血总量达45570升,千人献血率达13.28‰,这些无私的献血者,不仅“为爱撸袖”,还化身“献血宣传大使”,动员身边的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保障东阳市临床用血安全贡献力量。
“热血大侠”杜爱明掐着时间请假去献血
在支付宝浙江献血界面,杜爱明被称为“热血大侠”。今年51岁的他是东阳市南市街道南溪村人。20年来,他献全血37次,总量达14060毫升。当问及坚持献血20年的原因时,不善言辞的他笑笑说:“为人民服务。”
2004年,杜爱明在机缘巧合下听说了献血,觉得非常有意义。没过多久,就带上身份证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咨询,当天就献了血。这次经历让杜爱明明白,原来献血救人这么简单。此后,他就开始了漫漫献血之旅。
献血分为献全血和献成分血。全血是指从捐献者体内抽取的完整血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成分血则是通过特定的分离技术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单一血液成分。相对来说,献成分血对献血者的身体要求更高。
“因为我不够献成分血的资格,所以我想尽量多献几次全血。”杜爱明说,“前两年献血断断续续,因为全血必须过半年才能献一次,后来我就掐准献血时间,争取多献几次,上次献血是1月31日,下次要等到8月1日才能再去。”
尽管献血的各项指标都达标,但是杜爱明自认为体型偏胖。为给献血扫清障碍,2019年,他开始跑步,每次跑1小时,大约七八公里,5年来体重减轻了10公斤,目前已达到标准体重。
杜爱明在南溪村上班,虽然献血车有时候会开到南溪村附近,但常常凑不上他的休息时间。因此,献血的期限一到,杜爱明就向所在企业请半天假,从南溪村专门跑到位于东阳市人民医院的中心血库献血。天晴的时候,他会骑摩托车,下雨天则选择开车或者乘坐公交车前往。
如今,按时献血已经成为杜爱明的一个习惯。企业负责人听说杜爱明请假去献血,从不为难他,反而非常支持。“每次献完血,我都会收到市人民医院发来的信息,每每这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如今,在杜爱明的影响下,他的大舅子也成了献血者。
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得主杜巧平八万毫升热血背后的侠骨柔肠
“我的献血量即将达到80000毫升。”面对这个数字,杜巧平像是在说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其实,80000毫升已相当于20个成年人的血量!
杜巧平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东阳市中心血库的“常客”。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看到他都会亲切打招呼:“巧平,你来了。”截至目前,他累计参与献血122次,全血和成分血总计78900毫升。去年,杜巧平献成分血21次,列全市第一。杜巧平说,成分血间隔2周就可以献1次,因此量比较大。
25年前,杜巧平在东阳的献血车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后来,他去杭州上班,每个月都到血站去献血;回东阳后,他又每个月到东阳市人民医院献血。
由于在杭州上班时经常献血,杜巧平还受邀到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2008年5月11日,他在杭州献完血的第二天就收到信息:“您的血液已经用于汶川地震伤员的救援。”此后多年的5月12日,杜巧平都会收到关于汶川地震的感谢信息。“每次看到信息,我都非常有感触,感觉自己做的一点小事被惦记了。”杜巧平说。
多年坚持献血,让杜巧平积累了一袋子荣誉证书:有省无偿献血之江杯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等等。他说:“东阳的无名英雄有很多,我只是其中一员,在全市‘血小板英雄汇’的群里,长期坚持献血的市民就有200多位。”
平时,杜巧平会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发布献血相关消息。在他的引领下,妻子、姐姐等身边十余名亲朋也会抽空去献血。他的妻子也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问及“养血”小技巧,杜巧平说,自己平时身体就好,连感冒都少有。“首先要饮食清淡、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其次要养成良好作息,早睡早起,每天坚持走1万至2万步。另外,要保持良好心态,我平时会吃一些红枣补血。”杜巧平说,“很多人对献血有误解,认为对身体不好。其实科学献血对身体根本没有伤害。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献到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