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衢州 >

“床上修鞋匠”郑井喜

发布时间:2024-06-05 11:23:58 来源: 衢州日报 记者 郑菁菁 文/摄

  5月29日一大早,江山市虎山街道西门社区一个窄小弄堂的修鞋铺里,郑井喜已经坐在床上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模式”。

  一手拿着一只破损的皮鞋,一手摆动着修鞋缝补机,郑井喜熟练地进行着手中的操作。高位截瘫的他,天天与床为伴。由于身体原因,郑井喜修鞋时只能或坐或趴,但经他之手修出来的鞋子,却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份修鞋的工作,郑井喜一干就是30年。

  用双手撑起残缺的人生

  郑井喜的修鞋铺有两个房间,每间放着一张床。

  外间的床是他的“工作室”,床边靠墙的架子上堆满了待修补的鞋子。里间的床用来睡觉,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郑井喜会用双手摁在床上,支撑起身体的重量,慢慢挪到电动轮椅上,转到这张床上睡觉。

  每天辗转在两张床之间,郑井喜凭借顽强的毅力,将原本苦涩的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充满希望。

  郑井喜是江山市塘岭乡白鸡地村人,曾经也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1986年,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次,郑井喜扛着从山上砍下的100多公斤木柴去赶集,因天冷路滑,他摔倒后受伤严重。经过20多天的医治,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落下了高位截瘫。刚开始,郑井喜曾心灰意冷,还曾冒出寻死的念头,但他还是撑过来了。

  1995年,郑井喜怀揣着仅有的200元钱来到江山城里闯荡,跟着老师傅学习修鞋技术。一个星期后,他就开始独立修鞋。为了提高修鞋技艺,郑井喜经常摇着轮椅,在街头观察老师傅的补鞋修鞋手艺,逐渐掌握了上胶、换底、修补等细活。

  “一个男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要强的郑井喜边学边做,虽然修鞋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说不难的手艺,对于他来说却是困难重重。有时候一双鞋要补一天,但他从不轻言放弃。

  “刚进城时,我在江山二中门口睡了7天,终于租到了房子。”刚进城闯荡时的艰难,被郑井喜轻描淡写地带过。如今,经过多年磨练,郑井喜的修鞋技术日渐精湛,顾客越来越多。在当初带来的200元钱用尽的时候,他靠着修鞋手艺,过上了自立的生活。

  郑井喜不仅会修鞋补鞋,而且喜欢接受新事物,他还学会了许多其他修理技能。“空闲的时候,我经常跟着抖音、快手学习其他技艺。”郑井喜笑着说,比如家里的洗衣机坏了、电动轮椅坏了,他都会通过短视频查找修理技术。有时残疾人朋友的电动轮椅坏了,拿来给他修理,他二话不说,乐呵呵地帮朋友修理。

  这些年来,郑井喜经常免费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修理电动轮椅和小家电。周露燕是一个小脑萎缩的残疾人,她有困难时都会打电话给郑井喜,比如电动轮椅在半路上没电了、家里钥匙丢了之类的。有一次,郑井喜花了一天时间,趴在床上把她的两辆坏掉的电动轮椅全部拆了,拼成一辆好的电动轮椅,方便了周露燕的出行。

  平日里,郑井喜给困难的残疾人轮椅修下轴承、补个轮胎是经常的事。他还经常帮助左邻右舍修理手机、小家电等物品,受到邻居的好评。加上他待人接物非常热情,他的修鞋铺子经常人来人往。

  “邻居们晚上没事就会来我这儿聊聊天、看看电视。周末的时候,志愿者们还经常拎着大包小包的菜来我这儿烧饭,帮我排忧解闷。”郑井喜的人缘很好,他在小弄堂里的修鞋铺俨然成了邻里间的聚会地。

  用生命影响其他生命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泰戈尔有一首诗作《用生命影响生命》,给无数人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在江山市西门社区党委副书记朱嘉眼里,郑井喜就是这么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人。从被别人帮助,到帮助别人,他的故事在西门社区乃至整个江山市都传开了。

  2001年时,郑井喜的困难情况引起了刚成立的西门社区的关注,先后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年来,在江山市残联、西门社区、城投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郑井喜有了自己的小修鞋铺,这让他在江山城里有了固定的居住地。由于自身残疾,又接受过各级组织及好心人的无私帮助,郑井喜深知残疾人的不易,并多次伸出援手。

  褥疮感染是许多残疾人常见的问题,以前几乎每年都有得褥疮感染去世的病友。十多年来,郑井喜坚持和须江卫生院、江山邦尔骨科医院协商,组织了十多次为100多个残疾人免费体检、治疗褥疮等活动,受到残疾人的欢迎。江山市区南二街瘫痪在床的老杨,以前得褥疮都去杭州治疗,一次治疗费用就得六七万元。郑井喜得知情况之后,帮他介绍到江山邦尔骨科医院治疗,总共花费才五六千元,而且这四年来从没复发过。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这些年来,郑井喜免费带出了10多名残疾人徒弟,帮助他们通过修鞋补鞋走上自立之路。2010年时,郑井喜自筹3000元钱,买了四台二手电脑、五辆轮椅,和滴水公益、启梦公益的志愿者们一起,把物资送到瘫痪病友家中,还联系中国联通帮他们安装了宽带。网友“心愿”是一位瘫痪女子,收到电脑后感动流泪。后来,她每天都上网和大家聊天,不仅充实了生活,更掌握了很多技能。

  郑井喜还组织了一个“江山爱心助残联盟”微信群,与多个公益团队联合开展了100多次公益活动,捐款金额达十多万元。他曾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中,被推荐为“身边的活雷锋”。

  许多受过郑井喜帮助的残疾人被他的精神感染,也纷纷去帮助其他人。毛女士是位小脑萎缩患者,之前郑井喜常常带她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这让毛女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尊重。后来,毛女士因病重不幸去世,她的家人打电话给郑井喜,将毛女士的电动轮椅捐赠给有需要的残疾人。

  采访期间,郑井喜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既有公益人士打来的问候,也有残疾人朋友的求助。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他都会欣然答应。

  2014年5月28日,是郑井喜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签订了眼角膜和器官捐献协议书,希望它们能帮助到其他有需要的人。

  这几天,郑井喜又忙着为几名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让他们有固定收入,能通过工作养活自己。

  “人要有感恩之心”。这些年来,正是这个始终如一的信念,支撑着郑井喜做公益、做善事,并带动更多人一起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今年57岁的郑井喜说,“以后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修鞋、一直做公益,希望能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这个社会多一份友善。”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