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扬在崇仁感受中国风雅
4月24日,“文化中国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绍兴嵊州市崇仁古镇,探寻散落在这条古镇上的“雅”元素。
“你们在这儿下棋呀?”“这里阳光好。”
漫步在古镇里,一幅特别的对弈画面十分惹人眼球,两位老先生认真琢磨着棋盘,年轻的越剧后生在一旁仔细观看着。这样的画面多少有些“穿越感”,但在这却并不是件新鲜事儿,因为这里正是有“越剧之乡”和“围棋之乡”之称的崇仁古镇。
两位老先生正在对弈越剧后生在旁围观见习记者高雅摄
文化沉淀在一棋一戏上
“三年来,日日能伴他在身旁,他身旁,我羡你不愁风波不愁浪……”在玉山公祠古戏台上,越剧演员正忘情地唱着《孟丽君》选段,当地居民则在台下咿咿呀呀地轻声和着:“今日里,真容假貌来相逢,怎不叫人触景生情情难藏……”
这一唱一和里,透露出演出者和观众的默契,越剧文化早已经渗透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戏台上越剧演员正在表演《孟丽君》选段见习记者高雅摄
“古镇里很多居民基本每周都会来看戏,伴奏团也是居民自发组建的。”崇仁古镇讲解员屠榕月说,崇仁的佳山秀水哺育出了众多越剧英才,有被誉为珠喉玉音、文武兼备的“越剧皇后”筱丹桂,有生丑俱全、才艺绝伦的贾灵风,有善唱能做、全材小生张湘卿……越剧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如今,为了满足当地老百姓的看戏需求,也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越剧文化,古镇从2023年2月开始,每周六的下午都会在玉山公祠古戏台演出越剧折子戏等文艺节目。
“我们现在有48个折子戏节目可以演出。”当地古韵戏迷角负责人裘愉林骄傲地说,随着越剧越来越受欢迎,演员们还走出了古镇,不定期到嵊州文化馆等地参加演出,让婉转悠扬的唱段插上了翅膀,飘向了更加广阔的远方。
精彩不止于此。除越剧外,古镇里,围棋、紫砂壶等优秀文化繁盛发展,文化内涵“存量”得到了充分挖掘。嵊州文保中心主任王鑫君表示,古镇开展了文化艺术点亮行动,建设出一批与古镇气息相吻合的系列主题馆,如紫砂馆、古玩馆、书法馆、傅全香纪念馆等展馆等,让优秀文化有物可看、有处可寻。
文化来源于一草一木中
古镇的文化传承不仅要有实物,更要有人,特别是土生土长的古镇人。
“这些画的灵感全部来自我们古镇。”在崇仁六村楼下井路22号的裘利东画馆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工笔画摆放在桌子上,或是一束花、或是一株草,亦或是一颗人参果,充满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裘利东说,古镇虽然很小,但永远也画不够、画不完。
裘利东正在介绍其工笔画稿见习记者高雅摄
作为职业画家,2021年10月,裘利东积极响应崇仁镇开展的“擦亮文化明珠”行动,特地回乡开设了一个书画陈列馆,挑选出数十年来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布置在台门的每个房间,供游客欣赏。裘利东说,自己从古镇长大,汲取了古镇的营养,希望现在能够回馈家乡,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美。
张顺忠画作见习记者高雅摄
“这是去年我们古镇里《红楼梦》的戏曲演出,乡亲们在台下观看,我用画作记录了下来。”画家张顺忠的书画工作室位于崇仁古镇“大夫第”老台门,他向记者介绍着工作室内的画作。与裘利东一样,他也将崇仁古镇视为创作的不竭源泉,后门塘、老台门……举目所见,皆可入画,
据了解,崇仁镇至今保存有100多座完整的老台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其的保护和修缮。但如果止步于修缮一座空置的老建筑,游客走进来看一眼就走,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如何让这些老台门、古建筑“活”起来?
崇仁镇做起了“非遗”项目的文章,引进了10家左右的非遗、文创类项目入驻老台门,张顺忠的工作室就是其一。
“去年五一假期,我们古镇游客数量突破了3万人。”屠榕月高兴地说,兼具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古镇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也让很多从故乡出发的古镇人选择再次回到故乡,共同擦亮这颗流传千年的文化明珠。
文化发扬在一言一语里
“大家知道为什么古镇里很多墙角都设计成圆弧形吗?”当地导游吴虹为游客们介绍着眼前的墙角,“当年老台门的主人在设计时将墙角下部分抹平,只保留了地权,这样设计的好处不仅使墙角不容易受损,而且方便了路过的行人和车辆,展示了前人们在为人处事上谦虚的态度。”吴虹说,这在是“崇仁”二字在当地建筑中的体现,古镇的一砖一瓦都无言地诉说着这里的文化故事。
导游吴虹正在进行讲解见习记者高雅摄
在吴虹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很多游客拿出手机拍照,没有手机的小朋友则拿出本子记录着,“下次考试,我要把古镇的谦让故事写到作文里!”
不远处,另一队小导游团也在为游客们认真讲解着,他们大多生长于古镇,在古镇有定期的社团培训。作为小导游团的辅导老师,吴虹对孩子们寄予厚望,“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古镇的孩子,给游客讲解的时候,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故乡的种子,古镇永远是他们的根。”
来自崇仁镇中心小学六年一班的张卓雅和三年一班的张晨露是小导游团里的老成员,能流利地回答出游客提出的问题,当被问到在烈日下讲解累不累时,两个小姐妹摇摇头,“我们是古镇的未来,一定要讲好古镇的文化故事。”
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发扬在一座座展馆里,在街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上,也在孩子们稚气未脱的童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