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老王”辞世 他为什么令人难忘
王淼(右)与村民在一起。图源:浙江日报2015年1月16日头版
4月22日,记者从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获悉,浙江非遗界都熟悉的“非遗老王”、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淼因病医治无效,于今日凌晨在杭州逝世。
王淼1961年出生于临海岭根村,1980年考进临海县文化馆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城郊区文化站工作,1988年调到省文化厅社文处工作,曾任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1989年,因重病袭击,王淼脊椎严重变形。2014年10月底,王淼四肢瘫痪……2015年,王淼被评为第四届浙江省道德模范。
王淼的微信朋友圈停留在4月21日。19时32分,他转发了一条自己微信公众号“非遗老王”的文章,题为《有欢乐有苦涩的群居生活——我的康复日记,连载:2015年4月21日》。这是他患病在床后,用毅力写就的日记,在他的个人公号上连载。虽然疾病让躺下,但文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让他“站立”。
王淼对浙江非遗工作的无比热爱,和他在病中的无比坚强,是他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2015年1月16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他,用时间跑赢了“时间”》,报道王淼的事迹。
一位文化人士曾这样描述王淼:个子很高、脖子很细。因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重病,他的颈椎严重变形,走起路来趔趔趄趄异常艰难,两手无力,甚至掏手机接电话都非常困难。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浙江非遗工作,足迹踏遍浙江90个县市区。
他是浙江非遗界的探路者,也是浙江非遗人的老朋友。
自2003年10月24日浙江被确定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份以来,非遗工作几乎构成了王淼生活的全部。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技艺,节日节庆、民俗表演等。大家都知道,非遗保护是一件付出多而成效不一定好的工作,但偏偏王淼就爱上了。不止爱上,他还要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非遗老王”。
数不清多少次了,王淼微驼着背,以他特有的步调慢慢走出办公楼,值班保安不用看手表就知道,“肯定又过了零点”;有时,他在基层发现非遗保护新现象、破解濒危项目疑难杂症、为非遗传承人雪中送炭。在某个偏僻山村戏班子的露天演出中,他是一位安静的普通观众,留下一个清瘦的背影;而在科普公益讲座中,他又格外“高亢”,多次殷切呼吁: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要争分夺秒、加快抢救保护步伐。
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无论在什么岗位,始终保持“5+2、白+黑”的工作状态……他始终“与时间赛跑”。直到2014年10月底的一天下午,因连续数日超负荷工作,他昏倒在会议室门口,立即被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发现四肢瘫痪……
医生、同事、亲朋好友劝王淼好好休息,但他还是忘不了更割舍不下自己热爱的非遗事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王淼每天通过看护人员传达做好工作的意见、建议,和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如何更好干好非遗工作。
在病榻,这位拾“遗”者依然没有停止“奔跑”。《文旅融合发展关键念好“十字诀”》《该如何振兴浙江曲艺?》《濒危非遗保护的“活路”在何方》……点开“非遗老王”内的文章,多数都与文化传承、非遗保护相关。
2023年5月,在王淼的家乡,临海图书馆府城书房王淼特藏馆开馆。特藏馆一角摆放着100多本王淼的工作笔记和简报。泛黄的纸张,密密麻麻的字迹,有完整的会议记录、有灵感一现的创想,也有非遗工作启动之初的五年、十年的工作计划……
非遗大普查、颁布非遗保护地方法规、出台非遗保护发展规划、设立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浙江非遗工作创造了无数个“率先”“第一”,浙江非遗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浙江非遗人也创造了非遗普查“浙江模式”,国家非遗名录项目“浙江现象”,全国非遗保护传承“浙江经验”,推动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蝉联“四连冠”,开创了“浙江非遗领跑全国”的局面。这一切,有王淼和众多浙江非遗人的默默付出。
他的同事说,王淼一直顽强地和病魔做斗争,即使在最近这段时间,也依然是白天抢救、晚上记录,争分夺秒地为浙江非遗事业留下宝贵财富,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我以名字里的这三滴‘水’,融入非遗保护的洪流,并为之荣幸和自豪。”这是王淼曾经许下的生日愿望。“非遗老王”微信公众号的介绍是:“非遗工作怎么干,老王为你来支招。”如今,老王无法再为“非遗工作”支招,但是他留下的理论著作、工作方法和精神,将鼓舞着浙江非遗人,进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