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工作台上摆满石木砖瓦和各式工具,几名工人忙碌地进行着切割、打磨等工作,经过复杂工艺加工,一个个古意盎然的物件露出真容。这是浙江海宁盐官镇上一家古建筑工作室里的工作场景,工人们忙碌生产的并非工艺品,而是用于古建筑修复的材料和部件。
别看工作室屋不大、人不多,但这支队伍的“战绩”令人瞩目:在海宁大名鼎鼎的占鳌塔、海神庙、徐志摩故居等标志性古建,他们参与了修缮或复建;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他们打造了被称为“非遗之眼”的古戏台;在美国、德国等地,他们建造中式园林,让东方美学跨越重洋。
今年72岁的王继康是这支队伍的“领头羊”,干古建修复已经有50多年经验。他热爱古建筑近乎痴迷,自入行以来,凭一颗匠心追一个梦,让一座座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续写着东方建筑美学的新时代传奇。
先学再修、边学边修,读懂一段段“立体记忆”
王继康16岁开始学艺,学的第一门手艺是木工。当时,师傅给王继康讲过一个师公的故事。“师公为了研究古戏台上方的藻井结构,每天拿包瓜子躺在戏台上看,经常一看一整天。”王继康说,小故事教会了他大道理,做古建修复靠的技术,也是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从那时起,学无止境的思想就在王继康心里扎下了根。
研究古建筑的人有种说法,古建筑就像方言,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互相能听懂,但就是不会说。王继康深以为然,他走南闯北做过许多项目,每到一地都不急于“上手”,而是先买书、查资料、看照片,系统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建筑风格。在他看来,标志性的古建筑是当地文化的集萃,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往往能事半功倍。
不只是开工之前学,修复过程中的一些发现也经常让王继康受益匪浅。1993年在盐官海神庙大殿修复过程中,一个盆状地基的问题让王继康和团队摸不着头脑。“大家都以为是地基凹陷了,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这是前人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让力都往中间聚拢,增强稳定性。”王继康说,入行越久,越能发现古人的智慧了不得,修得越多,学得也就越多。
边学、边修、边总结。50多年的潜心研读,让一段段藏在古建筑里的“立体的记忆”越发清晰,在王继康脑海中形成一张巨大的历史文化地图。放大地图的“比例尺”,仅拿嘉兴地区的古建筑举例,王继康能从建筑用料、纹饰、空间布局等许多个角度,清晰准确地说出各县市之间古建筑风格的差异和其历史原因。
锚定目标、迎难而上,擦亮一张张“文化名片”
从1981年参与组建海宁第一支古建筑维修施工队开始,王继康和团队几乎是跟着整个行业一起成长起来的。
在王继康看来,做古建维修有“三大难”。“一是工艺找不到参考,二是用料难买,三是无法使用现代化设备。”王继康的总结道出了古建维修行业的艰辛,由于行业相关的技术链、产业链发展尚不成熟,团队做项目时常常像“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迈过了这三道坎,才能让一座座古建筑恢复往日的荣光。
不懂就问、请教专家,这是王继康的“实战”第一课。1982年,王继康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盐官镇占鳌塔修复工程。项目由上海同济大学与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牵头,王继康如获至宝,一有疑问马上向专家请教,同专家一起查资料、想办法,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正是凭着这样的钻研精神,几十年来,王继康团队克服了榫卯、飞檐戗角、鸡笼顶藻井等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材料难买,但王继康坚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有一次,他注意到海宁北关桥有老房子正在拆迁,便多方打听想要购买拆下来的材料,发现材料被卖到外地后,他不辞辛苦“追”到外地把材料买了回来。王继康说,用老材料是“修旧如旧”的灵魂,几十年来,他们常常为了买材料四处奔波,通过点滴积累,才有了一定的材料储备。
由于工艺、场地等原因,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常常无法使用起重机等现代化设备。2023年,王继康团队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搭建古戏台时就遇到这个问题,平均年龄65岁的团队成员们坚持人工搬运、人工安装动辄几百斤、上千斤的木柱,确保把对材料的损伤降到最低。王继康说,为了工程质量,这样的人工操作几乎是常态,“美国洛杉矶的千树花园等国外的项目更复杂,所有零部件生产都是在国内完成,我们在国内试装确认过结构无误,再发往国外。”如此一丝不苟,擦亮的不光是自己团队的技术招牌,更是让一座座古建筑成为文化传播的“金名片”。
传承手艺、赓续精神,点燃一束束“薪火之光”
行业要发展,不仅要有产业链、技术链,还得有人才链。王继康说,收徒拜师的传统如今已经淡去了,但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教给别人,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20多年前,在钱塘江附近修复漕运街古建筑时,王继康收过一位博士当学徒。当时,一位有意从事古建筑修复行业的海外留学博士,在假期慕名来参与王继康的项目。一个多月的工期里,“海归”得到了王继康的指点和教导,不仅学会了入门的手艺,还更加坚定了入行的决心,后来,他在杭州开办了一家公司,也成了古建筑修复行业的一份子。
传道授业、诲人不倦,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已经65岁了,只要有人想用心学,王继康还是愿意倾囊相授。其实这些年来,来学艺的人不少,但是大多吃不住这份苦、耐不住这份熬,半途而废的大有人在,毕竟很少有人能像他师公一样,拿包瓜子可以躺在戏台上看一整天的藻井布局。不过令王继康欣慰的是,自己还是把一个优秀的团队给张罗起来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触和传承古建维修的手艺,甚至还会结合当代的技术进行创新,他的孙子王家逸就是其中之一。从小耳濡目染,王家逸喜欢古建筑,学的也是古建筑设计和营造技艺专业。他用自己掌握的3D建模等技术,可以高效地完成制图等工作。王继康现在不遗余力地把孙子推到“台前”,让他多参与动手实践。事实也是如此,去年在浙江省非遗馆搭建古戏台时,王家逸就全程参与,也学到了不少实用经验。
王继康深知产学研融合对于人才链发展的重要性。多年来,他常常将自己制作的古建筑模型等无偿捐献给高校,培养大学生对于古建筑的兴趣,为高校开展相关授课提供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从“不大拆大建”,“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到尊重历史遗存“修旧如旧”,从“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到“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古建筑的保护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王继康和他的同道们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热爱、他们的执著,为这份技艺的传承负薪构堂;他们的钻研,他们的创新,为这份技艺的传承另辟蹊径。在钢筋水泥的灰色丛林中,他们仿佛随古建筑“穿越”而来,默默坚守着中式营造,用一凿一斧为东方建筑美学的复兴,凝聚起榫卯间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