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嘉兴 >

南湖戏剧艺术节

一台不落幕的大戏

发布时间:2023-05-17 10:16:50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李玲 徐梦倩 何金妹 通讯员 许颖佳

摄影徐志达(部分图片来源:南湖区委宣传部)

  5月14日晚,随着2023南湖戏剧艺术节正式落幕,嘉兴戏剧迷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这场为期14天的大戏。

  经典话剧《雷雨》、魔幻音乐剧《自从遇见你》、先锋剧《一只猿的报告》及“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5月1日至14日,十余台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大戏接连上演,可谓好戏连台,让嘉兴老百姓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更不乏从上海、北京等地赶过来的粉丝。

  5月的嘉兴,戏剧成为这个春末夏初最闪亮的文化符号。

  南湖戏剧艺术节虽然已经落幕,但戏剧给城市文化带来的活力仍在传播和蔓延:

  湘家荡区域桥埭老街,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南湖戏剧艺术研究院内,一场场艺术交流正在进行,一台台大戏在这里酝酿。

  南湖畔,儿童剧《红船·星河》已起航,小演员海选将戏剧的种子埋在孩子们心中。

  梅湾街,关于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爱情故事,再次吸引了大批戏剧人士的关注……

  南腔北调,大梦一场,戏虽终但人未散。南湖戏剧艺术节已落幕,但“好戏”仍未落幕。

  “无痛”观剧

  一场老百姓的嘉年华

  头发雪白的老奶奶,在《故人心》开场前,颤颤巍巍地用手机拍摄场外大屏上的花絮,想留下难忘的镜头。

  临近开场,汇入排队长龙的小情侣发视频喊话朋友圈:“看戏一定要提早,否则就要像我们一样排15分钟的队……”

  禾城,因戏剧更精彩。数据显示,5月1日至14日,整个南湖戏剧艺术节共吸引观众近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57.22万元。

  前来追剧的人群,除了喜欢追剧的年轻人,还不乏儿童和老人,《一只猿的报告》《米小圈之来自未来的我》《雷雨》等剧更是出现了场场爆满的情况,一些剧的谢幕掌声长达3分钟之久。“想不到,嘉兴人民这么喜欢戏剧!”爆棚的热情,让参演剧组演员惊喜之余,更收到了满满的温暖。

  之所以受到不同年龄层观众的热捧,是因为南湖戏剧艺术节非常“有戏”。

  翻看剧目表,“1+10戏剧展”既有经典话剧《雷雨》《寻找春柳社》《我是哪一个》,也有改编自卡夫卡小说的《一只猿的报告》,还有戏剧《墙头马上》《故人心》《影的影》,以及小剧场剧目《水流下来》《我爱你,maybe》,魔幻音乐剧《自从遇见你》。儿童剧《米小圈之来自未来的我》,则牢牢吸引住了孩子们,场外到处是和“米小圈”合影的可爱小粉丝。

  和这些高品质戏剧作品一起“空降”禾城的,还有诸多戏剧大家。

  “1+10戏剧展”的发起人,都是戏剧界的大咖级人物,如尚长荣、徐晓钟、杜高、魏明伦、濮存昕、罗锦鳞、李东才、杨立新、李龙吟、孙晓燕、羊驰……这些重量级嘉宾为南湖戏剧艺术节“保驾护航”。

  在南湖戏剧艺术节开幕式现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李龙吟亲临现场与观众互动,他是开幕大戏北京人艺演员参演的《寻找春柳社》的编剧,也是中国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之子。

  专为南湖量身定制的戏歌《南湖美》,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作词,《梨花颂》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杨乃林作曲,《太湖美》原唱、著名歌唱家、梅花奖得主程桂兰演唱。

  虽然有硬核戏剧作品和诸多戏剧大家加持,但南湖戏剧艺术节的票价与一些大城市动辄大几百上千元相比,可谓亲民,最低票价不足百元,同时还有套票供观众选择。

  “我提早了一个小时到现场,支持咱老家山东省话剧院的演出,对比票价超值!”全新演绎的经典话剧《雷雨》在南湖畔赢得满堂喝彩,坐在第一排看戏的市民彭女士用“无痛”来形容此次票价的亲民,笑称因为太精彩,“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不舍得花”。

  小与大

  “惠”字当头还戏于民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戏剧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知名的如国外的有爱丁堡艺穗节、彼尔姆国际剧院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国内的则有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宋潮戏剧节、南京戏剧节、北京斯芬克斯元宇宙戏剧节等,省内还有近年来兴起的乌镇戏剧节。

  “南湖戏剧艺术节,突出的是惠民办节、还戏于民。”南湖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金静介绍,以民族化、专业化、多元性的定位来举办这次戏剧节,就是要在嘉兴市区打造一个人人共享的文化IP,尽可能让更多嘉兴人品味戏剧之美。以戏剧的魅力凝聚更多人心,提升城市品位。

  在演出场地上,南湖戏剧艺术节可谓物尽所用。除了嘉兴大剧院、秀湖音乐厅、湘家荡月亮湾水上舞台,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梅花洲的良仓剧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独具风味的剧场,由当地一所普通粮仓改造而成。今后,南湖区将计划改造更多适合艺术演出的场所,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看戏的舞台。

  在曲目选择上,南湖戏剧艺术节只选择了少数的国外经典戏剧,除了降低费用,更重要的是照顾到大众的口味,以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人士来观看戏剧表演,放大同频共振点。

  “演了多年《游园》,来到梅花洲,才实现真正的游园。”国家一级演员、昆曲传承人周好璐在“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沉浸式演出后感慨。据悉,“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从170种非遗戏曲名录中邀请20个剧种40名演员参加展演,风格各异的剧种,让人感叹大中华戏剧之美。

  扑下身子,眼睛向下,把高雅艺术变成“亲民艺术”,让戏剧更贴近人民,南湖戏剧艺术节也激发了各选送剧种地人民的自豪感。

  “国家级非遗嗨子戏参加浙江南湖戏剧节展演”“深圳木偶戏首次在梨园界舞台表演”……整个戏剧节期间,类似这样的消息频频出现在演出剧团所在地的主流媒体,字里行间,充满骄傲。这里,有对地方文化名片的爱护,更有对展示舞台提供方的感激,“一次嘉兴行,一世嘉兴情。希望有机会,明年我们还可以再来。”

  播种

  戏散曲未终

  为期近半月的南湖戏剧艺术节暂时画上了句号,但戏散曲未终,属于南湖的“大戏”继续在展现它的文化魅力。

  近日,一部以红船为题材的儿童剧《红船·星河》,正紧锣密鼓地创作中,后期将进行小演员的海选,该剧将成为每年南湖戏剧艺术节的固定专场演出,成为南湖区红色教育的鲜活形式。

  借着南湖戏剧艺术节的东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音乐创作研究嘉兴基地正式揭牌,南湖戏歌《南湖美》同步重磅发布。后续,南湖区拟在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挂牌剧本杀创作研究基地……

  南湖有戏,南湖爱戏,戏剧节只是点燃南湖对戏剧热情熊熊火焰的火苗。只因南湖这片热土本就是文化积蕴丰厚,且与戏剧文学有着深厚渊源。

  近现代以来,沈曾植、茅盾、郁达夫、金庸等一大批文学大师都曾在南湖学习生活过。汉代名臣朱买臣“覆水难收”的典故就发生在南湖,老百姓可谓耳熟能详。

  而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译者第一人”的朱生豪更是土生土长的南湖人,他的绝大多数莎剧译作就是在南湖畔的故居里完成的。通过这次戏剧节,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爱情故事,走进更多戏剧大家的视线,并悄然在南湖畔播下了戏剧的种子。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戏剧节,在南湖、在群众中播下艺术的种子,诞生更多优秀的戏剧作品。”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戏”有“剧”有腔调,有“声”有“色”有味道。让我们期待,明年的南湖,仍能看到精彩大戏。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