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这个八宝粥别不舍得吃,藏到过期就不好了。”3月16日上午,在天台县福溪街道莪园村,汤智奇边向老人问好,边将慰问品递给老人。
汤智奇是天台爱心团队的成员,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是志愿服务的“老手”了。2015年,他与亲朋好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一起组建了天台爱心团队,致力于扶贫帮困、圆梦助学、敬老助残、文明劝导、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曾获台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台州市最美志愿者、天台县优秀青年等称号。
“上阵父子兵”
“我从小就跟着爸妈做志愿活动,他们是我的榜样。”汤智奇的父亲是天台爱心团队的负责人汤义安。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跟随父母参与各项爱心活动,只要自己行有余力,就会主动为他人“撑伞”。
汤智奇的印象中,孩童时期,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不同的乡村度过的。“小时候也不懂父母在做什么,只当每次都跟着父母一起出去‘玩’。”他说,小时候的经历于他而言,是一生的宝藏。
父母的持续行动,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汤智奇从小便对志愿服务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也乐意接下父母的“志愿服务棒”。大学时期,其他同学利用周末外出游玩时,他选择和舍友一起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陪他们唠唠家常。
“很多老人家不愁吃喝,但就是孤独,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他希望用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奉献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
“心细”“脾气好”“有耐心”……问起对汤智奇的印象,团队里其他人都赞不绝口。
志愿者们告诉记者,汤智奇还是团队的编辑,负责记录刊发每次活动。他总会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争取让大家都被“看到”,“就是想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付出有被记录,也想借此激励大家多多参与。”
是帮扶对象也是发小
“姐,你们五一有安排了吗?要不要回天台看看?”前两天,汤智奇给远在江苏的“姐姐”蔺某菊发了条短信。
“不是亲姐,却胜似亲姐。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是发小。”汤智奇说,24年前,江苏省滨海县凡吉乡遭遇特大暴雨,蔺某菊是父亲结对帮扶的受灾学生。
之后,为了蔺某菊的教育问题,汤义安又将她接到天台读书,直到考上大学。
这些年,像蔺某菊一样住进汤义安家的孩子一共有6个,他们大多是孤苦无依的孤儿,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
每次对于有新“兄弟姐妹”入住家中,汤智奇很是开心。
“从不会觉得爱被分享了,就是开心有新的家人,还可以一起玩。”他说,小时候放寒暑假,他也会跟着这些“兄弟姐妹”去他们家住一段时间,大家同吃同住,都觉得很幸福。
即便后来大家长大了,忙于自己的事业,也会时不时地联系,问问近况。
虽然现在还没育有子女,但汤智奇希望将来能把献爱心的这份热衷,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服务不止于爱心团队
除去天台爱心团队所带来的光环,汤智奇还是天台县青年协会的副会长,平时负责对接该县团委的一些工作。
在天台务工的吴海民一家,因2岁的儿子迪迪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致生活困难。2月2日,吴海民看到由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阿里健康公益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实施“‘小鹿灯—愈见未来’浙里儿童健康守护计划”公益项目,便在网上提出申请,没成想,2月25日便收到了补助款。
作为该项目在天台的负责人,这期间,汤智奇付出了不少精力。想到孩子生病需要花费不少钱财,早一刻核实完,拨款就能早一刻到账。汤智奇没有延误,第一时间叫上伙伴一同找到了吴海民。
“当时花了两周时间收集资料,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把资料整理出来。”汤智奇说,第一个周末去调查的时候刚好是元宵节,吴海民一家还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元宵节还会赶来核实情况。
对于求助者的感谢,汤智奇从不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边,只说笑着说“都是国家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