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花样鱼灯今点亮!这是宁海湾渔民的别样“出海礼”

发布时间:2023-02-07 15:07:28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立高 记者 陈醉

  “好漂亮!我也要试试扎鱼灯……”2月4日,在宁波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渔+艺”共富工坊内,“花样鱼灯”非遗课堂吸引了众多小游客,“十四夜”,挂鱼灯可是这个海边渔村特有的习俗。

  选材、扎线、造型、贴鱼鳞、亮鱼灯……孩子们在驻村乡建艺术家尤婷婷的手把手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鱼灯制作,现场气氛热烈。家长与孩子发挥创作想象力,将寓意丰富的巧思,一一呈现在鱼灯上。两个小时后,一盏盏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鱼灯就栩栩如生呈现在眼前。

  “按我们当地习俗,过了‘十四夜’,整个春节就过完了,渔民在这一天后就要出海打渔。”渔嫂薛安娣介绍,以前正月十四家家户户都会做鱼灯,寓意“年年有余”,鱼灯是全村人心中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寄托着大家祈盼鱼虾满仓的美好愿望。

  强蛟镇地处宁海湾畔,下渔、临港、峡山等沿海渔村世代耕海牧渔,数百年来衍生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渔文化和渔风情,其中鱼灯就是当地渔家传统文化的“金符号”。

  “鱼灯是渔文化的智慧结晶,我们希望能将这门技艺一直能够传承下去。”下渔村“第一书记”应刘意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是渔乡,全村男女老少都会做鱼灯,鱼灯以海中鱼类为样本,制作的鱼灯形神兼备,闻名遐迩。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这一习俗需要在文化层面进一步传承和保护。

  据了解,近两年来,下渔村乘着宁海“艺术振兴乡村”的东风,大力培育发展“艺术+旅游”产业,就地改造提升村庄景观与公共空间,完成了“渔歌”“渔画”“渔家”“渔俗”20多个艺术景观打造,建起了渔家嫂文创共富工坊,从一个“三无”村蝶变为省3A级景区村庄,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村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我们打算进一步挖掘渔村文化宝藏,培育一批渔家‘巧娘’与文创带头人,通过创新将鱼灯研发成文创产品,助力村民增收和文旅融合发展。”应刘意表示,今年将借力渔家嫂文创工作室把渔灯做精做美,通过网络直播鱼灯的制作过程,“借船出海”提升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知晓并关注薛岙鱼灯,在继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更要走出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