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停车难要下足“绣花功夫”

发布时间:2022-09-08 11:05:00 来源: 读嘉新闻 记者 汪莹

  最近,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少年路一块闲置空地上建起了临时停车场,200多个近在咫尺的停车位,让辅成小学的家长们拍手称快,也缓解了月河街区的停车难问题。

  利用老城区闲置地块,嘉兴规划了8个这样的临时停车场,目前已完工6个,新增停车位400多个,为破解停车难打开了新空间,也让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停车难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根据高德地图与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近日联合发布的全国停车场分析报告,目前国内已建成了超过百万的停车场,但对比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仍有8000万的停车位需求缺口。

  因为“物以稀为贵”,一些城市的医院等重点地段甚至出现了“停车黄牛”。

  为彻底破解这一难题,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城市停车”纳入“新基建”范围,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每年过万亿,占GDP 1%的城市停车,与中国数亿民众的生活出行休戚相关,是“最接地气的民生工程”。

  化解城市停车难,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车位供给。

  然而,许多城市停车场建了不少,却始终与群众期待有差距。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空间有限,不可能无限量供应土地修建停车位。

  二是停车位供给不平衡,新城区、新小区可以提前规划缓解停车难,老城区、老小区依然是难中之难。

  三是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一边是无处可停的车辆,一边是大量私人或单位车位因潮汐效应处于分时段闲置状态,甚至还有“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资源。

  四是未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分配停车资源的引导作用,缺乏对周边车位分布、可停数量等基本信息进行整合并推送给车主的数据平台。

  由此可见,在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解决停车难不可能靠增加车位一蹴而就。

  这就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只有下足“绣花功夫”,不仅做大增量,更能盘活存量、科技赋能,才能在小空间里做出大文章,增加城市停车位的有效供给。

  今年,嘉兴将改善出行纳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全年新增各类公共停车位10000个。

  推进这项“最接地气的民生工程”,

  嘉兴做好了加法、减法和乘法。

   做加法

  就是想方设法“上天入地”增加停车位总量,除了老城区闲置地块变身临时停车场,还试运行首个全智慧地下立体停车库,增加1173个地下停车位,在医院、菜场等重点地段增设“人行道停车位”“蓝色停车位”“绿色停车位”,新增近2000个停车位,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停车需求。

  做减法

  就是对“僵尸车”开展持续清理行动,进一步盘活存量。

   做乘法

  就是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将新建临时停车场接入“嘉兴市智慧停车运营平台”,未来市民只需打开高德地图,即可搜索并导航到停车场,还可实时查询剩余车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说到底,停车难总归是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城市管理者拿出智慧、勇气和毅力,用细心、耐心、巧心下足绣花功夫,定会逐步改善。这个破题探索的过程,也就是积累治理经验、收获能力提升、绣出城市品质品牌的过程。

标签:编辑:龚晓